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國際 > 正文

記錄游行中的“當代美國人”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編輯:管玲玲發布時間:2020-09-27 16:16:14

  英國攝影師喬治·喬治奧用相機記錄了美國街頭“常見但卻不好解釋的事”。

  2016年9月,他在明尼蘇達州參加了一年一度的“打敗杰西·詹姆斯”的游行,游客可以看到19世紀中后期臭名昭著的劫匪杰西·詹姆斯是如何被明尼蘇達人趕出州界的。幾天后,喬治奧來到堪薩斯州,那里距離杰西·詹姆斯的出生地不遠,“壞蛋”詹姆斯在那被描述成劫富濟貧的英雄,當地人正在舉行紀念他誕辰的節日游行。

  從2016年1月到10月,喬治奧穿梭在美國14個州的24座城市,記錄了26場游行活動中的“當代美國人”。用他自己的話說,“2016年是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的一年,也是美國分歧從未如此明顯的一年。”

  游行中的美國人

  在維基百科輸入關鍵詞“美國游行”(下文游行一詞均指parade),會蹦出63個詞條,大多與節日相關,這還不包括最新發展的游行活動。

  喬治奧鏡頭下的“大游行”,用的也是“parade”一詞,源于法語,最初指為各種展覽或表演做準備,當然也包括閱兵等嚴肅的儀式。《韋氏詞典》顯示,17世紀,英語開始使用游行這個單詞,常用于形容“浮夸的表演”,而不是“公共游行”(public procession)或示威抗議(march)。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傳播學副教授蘇珊·戴維斯將費城19世紀的游行稱為“街頭戲劇”,游行是當時紀念歷史事件、慶祝節日、宣傳或抗議的流行工具。

  圣·帕特里克節游行是美國最古老的游行活動之一。18世紀,英國殖民者陸續在新大陸的大西洋沿岸建立殖民地,軍隊中思念家鄉的愛爾蘭士兵分別于1737年和1762年在波士頓和紐約舉行了當地首次圣·帕特里克節游行。隨著愛爾蘭移民流向美國各地,圣·帕特里克節也演變成全美流行的節日。

  節日只是狂歡的借口,參加游行的不都是愛爾蘭后裔,但喬治奧在伊利諾伊州和愛荷華州拍攝的圣· 帕特里克節活動中,卻幾乎看不到黑人的身影。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地理學教授薩利·馬斯頓在《公共儀式與社區權力:1841~1874年馬薩諸塞州洛厄爾市的圣·帕特里克節游行》一文中分析,厄爾市公眾慶祝圣·帕特里克節,絕不僅僅是愛爾蘭傳統文化的簡單表現,社會歷史進程越來越清晰地表明,游行和其他公共儀式被描述為社區力量和團結的展示,最初是為了給人留下愛爾蘭人受尊敬的印象,最終,這些活動被用來敦促愛爾蘭人以特殊條件參與美國共和黨。

  游行本身也是政治抗議的表現之一。“數百年來,美國人通過走向街頭表達心聲。這是我們的信念,要讓人聽到我們的聲音。”曾任耶魯大學非洲裔美國人研究系的主任的伊麗莎白·亞歷山大在媒體上寫道。在她不到一周歲時,她的父母推著嬰兒車中的伊麗莎白參加了1963年華盛頓大游行,馬丁·路德·金在那場游行中發表了《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

  身份認同是平權游行之初的永恒主題。早期游行以男性為主,作為城市不同人群的代表,有組織、有目的地在公共道路上游行。19世紀中后期,女性獲得在專業領域工作的機會,并在1869年成立了全國婦女選舉權協會,為獲得政治權利,組織了不計其數的游行,女性開始出現在游行中。在當時信仰基督教、奉行家庭中心價值觀的美國社會文化中,同性戀被認為是一種罪,同性戀組織被認定是非法的。1969年6月凌晨,紐約一家同性戀酒吧“石墻”再次遭遇警察突擊檢查,隱忍已久的同性戀人群對暴力執法進行了還擊,為紀念“石墻暴動”,紐約于1970年舉行了首次同性戀游行,成為現在每年6月舉行的“同性戀驕傲日”活動的緣起。

  現實的倒影

  喬治奧是在洛杉磯一個社區參加馬丁·路德·金紀念活動時,萌生了創作《美國大游行》這個作品的想法。活動前一天,喬治奧開車在洛杉磯游蕩,發現美國城市交通都是圍繞汽車設計的,人們坐在車里,而不是走在街上,社區空無一人。喬治奧好奇那里住著哪些人、他們都在做什么。紀念日當天,當地人在自家庭院支起燒烤架,有的走上街頭集會。“游行讓社區清晰可見。你對那個社區產生的一些先入為主的想法消失了。”喬治奧說。2016年,他決定穿越美國各州去尋找那些覆蓋美國不同人口特征的游行。

  喬治奧出生于1961年的英國倫敦,當時甲殼蟲樂隊剛剛在利物浦組建,那是一個標榜變革、叛逆與解放的年代。1987年,喬治奧從倫敦的威斯敏斯特大學拿到攝影、電影和視頻藝術學士學位,此后兩次獲得世界新聞攝影比賽大獎。他一直對社會變化與街道政治充滿興趣,“游行恰好是在街上看到這個國家的一種不可思議的方式。”喬治奧說。

  在爵士樂起源地、美國南部海港城市新奧爾良,喬治奧拍下當地兩場狂歡節游行的照片。一場來自以音樂家聞名的非裔美國人社區,喬治奧穿梭在游行隊伍中,看到的白人面孔不超過20張。另一場游行在第二天下午,花車經過城市上流社會的花園區,幾乎都是白人,花車上的人按習俗向人群扔彩珠、鞋子等紀念飾品,數量是前一天游行時的數倍。兩場游行似乎來自兩個不同的世界,慶祝的卻是同一個節日。

  喬治奧拍攝的大城市的游行主要是慶祝感恩節、獨立日、馬丁·路德·金紀念日等大型節日,小鎮游行大多是不那么知名的年度聚會,比如紐約南部康尼島的美人魚游行,或是中東部肯塔基州馬里恩縣鄉村火腿節游行。

  路易斯安那州首府巴吞魯日的黑人歷史月游行中,喬治奧記錄了一個黑人社區的活動,鏡頭前一老一少站在街邊,看向不同的方向,沒有任何交流。“我經常在想,如果在游行結束后,讓人們描述站在自己身邊兩三個小時的行人,是否還能記得對方長什么樣子?人們聚集在同一空間里,各自做著自己的事,彼此疏離。”喬治奧說,就像攝影集《美國大游行》的副標題說的那樣,“人們站在一起,站在一群陌生人中間”。

  對比幾十年前的美國紀實作品,會發現美國人的塊頭變大了,時尚發生了變化,街上坐輪椅的殘疾人士也變多了。還有一些隱性變化,喬治奧發現洛杉磯長灘一處傳統的非裔社區已經很少有黑人居住,隨著新移民的到來,已經變成亞洲和拉丁美洲人聚集的混合社區。

  “人無法瞬間捕捉到所有細節,但相機可以,它能比我看到更多生動的畫面。”喬治奧說自己只負責記錄,把判斷權交給讀者。盡管美國大部分地區因種族或收入而分化,盡管人們習慣了僅憑外表就下判斷,但喬治奧不想通過某種狹隘的身份特征來簡單定義一個復雜的社區,他試圖創造一個多重身份的群體肖像,邀請每位觀眾仔細觀察,直面自己的偏見,重新發現身處的現實社會。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精选91福利在线观看 | 亚洲色在线影院 | 久久伊人精品天天 | 欧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妖 |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69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