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柏林10月9日電 (記者 彭大偉)“中德工業城市聯盟德方成員對華合作交流會”日前以線上形式成功舉辦。此次活動由中國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中國國際投資促進中心(德國)、廣東省佛山市駐德國辦事處、佛山市中德工業服務區駐德辦事處聯合組織,近二十位德方嘉賓受邀發表主題演講。
中國駐德使館經商參處裘元玲參贊在致辭中指出,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有德國聲音認為德國應減少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實際上,從雙邊貿易額和直接投資數據來看,中國市場是德國經濟市場多元化的一部分,德國和中國均是全球化的受益者。近年來,中國市場在汽車、金融領域持續開放,中德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應攜手實行更高水平的開放,為正在衰退中的全球經濟注入活力,反對逆全球化和保護主義。
中國國際投資促進中心(德國)主任助理曲英瑜在發言中介紹了CIIPA作為國家級雙向投資促進平臺,在汽車、智能制造、醫療健康三大重點產業領域,聚集德方重要產業集群、行業協會等廣泛資源,通過組建中德投資促進工作組,以中德汽車大會、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投資中國”系列活動、德國隱形冠軍企業訪華團組等品牌活動為抓手,搭建中德企業、政府園區之間跨境務實合作平臺。
中德工業城市聯盟副秘書長、佛山市駐德國首席代表榮強回顧了城市聯盟自2015年佛山市領導提出倡議以來的發展進程,以美的與德國巴斯夫、碧桂園與法國達索集團的合作項目為例,描述了這兩家佛山市企業在未來家電、未來土木建筑,機器人等方面進行的數字化、智能化科研成果,并介紹了華為、百度的科技公司在佛山開展的大型數字化工程項目投資。
德國黑森州政府國際事務司前司長、德國中國問題專家博喜文博士在發言中談到中國不斷擴大在汽車、服務、金融領域的對外開放,持續縮減負面清單,MunichRE、Ergo等保險公司已經活躍在中國市場并認為中國在其全球業務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德國聯邦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協會(BWA)主席米歇爾·舒曼表示:“在美國對全球各主要經濟體發動貿易戰、實施去全球化之際,德國必須利用其在歐盟內部的影響力努力與中國建立互利的伙伴關系。增強德國經濟發展韌性的關鍵,在于加強德國在中國的參與度,并學習中國的創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