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國際 > 正文

國際最新研究:星系釋放原子氫測量或有助理解恒星形成

來源:中新網編輯:管玲玲發布時間:2020-10-15 21:01:25

  中新網北京10月15日電 (記者 孫自法)著名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天文學研究論文稱,由印度升級后的巨米波電波望遠鏡完成的首次測量,報告了對平均紅移為1的一組星系所釋放的原子氫的測量結果,這或有助于天文學家理解星系中恒星的形成。

  恒星形成涉及氣體落入星系形成原子氫,原子氫繼而轉化為分子態(H2),再被用來形成恒星。此前在紅移最大為0.4的星系中檢測到過原子氫,但是已有的望遠鏡一直難以測量紅移更大的星系。紅移衡量的是天體向遠處移動時發出的光波長增加了多少,它可以用于測量距離星系的距離。缺少對更遙遠的星系的測量,限制了科學家對于星系演變的理解。

  論文通訊作者、印度國家射電天體物理學中心阿迪蒂亞·喬杜里(Aditya Chowdhury)和尼西姆·卡內卡爾(Nissim Kanekar)及同事,通過搜索紅移在0.74–1.45之間的7653個恒星形成星系所釋放的原子氫,發現原子氫的平均總質量比得上或可能大于恒星的平均質量,為恒星形成提供了大量的燃料。

  他們在估算恒星形成速率時發現,觀測到的原子氫質量只能再為恒星形成提供10億-20億年的燃料,這意味著落入紅移為1的星系的氣體可能不足以維持高恒星形成速率。(完)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网站精品一区二区 | 免费国产精品自产拍 |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中文字乱码亚洲∧V日本亚洲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国产综合 | 一本之道久久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