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國際 > 正文

中國經濟“三季報”成色咋樣?外媒的評價亮了

來源:經濟日報編輯:管玲玲發布時間:2020-10-21 14:57:32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考驗,中國經濟三季度數據可謂非常亮眼。對于這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海外媒體和專家學者又是怎么看的呢?不看不知道,外媒“花式”點贊中國經濟,還真的挺給力。

  美國媒體:中國經濟成為世界上唯一的主要增長引擎

  《紐約時報》報道稱,當世界大部分地區仍在艱難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時,中國再次向世界表明,只要病毒能得到有效控制,經濟就有可能快速反彈。世界許多主要經濟體已經迅速走出了春季經濟收縮的低谷,當時由于實施封鎖措施,像美國這樣的國家經濟降幅多達三分之一。但中國是第一個報告增接近疫情前水平的國家。雖然美國和其他國家預計也將報告第三季度快速增長,但仍然落后于、或者剛剛趕上疫情前的水平。文章提出,未來幾個月,中國的領先優勢可能進一步擴大。中國現在幾乎沒有本地新增病例,美國和歐洲則面臨著另一波疫情。

  《紐約時報》還配發了一則言論,題目是《新冠肺炎疫情沒有成為中國的切爾諾貝利,卻成了美國的滑鐵盧》。

  華爾街日報以《其他國家在疫情中掙扎之際,中國經濟第三季度增長4.9%》為題,對中國和美歐經濟現狀作了對比。

  文章援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稱,中國經濟2020年預計增長1.9%,將成為今年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相比之下,IMF在本月的最新報告中預計,美國經濟將收縮4.3%,歐元區料收縮8.3%。

  文章稱,第三季度中國居民可支配收入也實現了今年以來的首次增長,同比增0.6%。在中國有業務、面向消費者的美國公司也受益于中國國內需求回暖。

  文章援引達美樂披薩首席執行官理查德·艾力森(Richard Allison)的話說,在全球約300家旗下門店因新冠肺炎疫情關閉的情況下,第三季度中國強勁的零售額增長為該公司國際業務帶來一線生機,并稱中國是“2020年一個非常成功的個例”。艾力森表示:“雖然我們在全球部分市場出現了一定放緩,但中國絕對不在其中。”他預測,中國很快就會成長為這家總部位于密歇根州安娜堡的公司在美國以外最大市場。

  總部位于馬里蘭州亨特谷的香料和調味品制造商味好美表示,盡管由于西方國家餐飲需求下降,截至8月31日的3個月內該公司全球銷售額下降了1%,但中國需求仍然強勁,如果沒有中國,銷售額降幅會大得多。味好美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勞倫斯·庫爾齊烏斯(Lawrence Kurzius)上月末向投資者表示,在中國,快餐店客流量已經恢復至接近正常水平。

  彭博新聞社以《中國經濟成為世界上唯一的主要增長引擎》為題報道了中國經濟最新數據。報道稱,數據顯示,中國對新型肺炎疫情的早期和積極遏制使經濟比其他任何國家都更快地反彈。對于世界經濟而言,這仍然是一個罕見的利好消息,整個世界其他地區仍在努力擺脫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滑坡。隨著歐洲和美國疫情的反彈,那里的經濟復蘇進一步復雜化了。

  歐洲媒體:在中國,是經濟繁榮而不是“封城”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的報道稱,在上海這樣的大都市,各類商鋪門店都擠滿了顧客,顯示出中國消費者高漲的消費熱情。

  文章指出,今年9月份,中國零售業銷售額較去年同期增長3.3%,但德國和世界其他很多地區卻還在考慮重新采取封鎖措施。中國在今年年初經歷了短暫的“陣痛”后,消費和出口都已經開始復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增速已經接近疫情之前的水平。

  文章分析認為,雖然今年第三季度中國經濟4.9%的增速略低于此前專家預期的5.5%,但較第二季度3.2%的增長提速明顯,與第一季度相比,形勢得到了徹底扭轉。

  德國《經濟周刊》網站報道以《在中國,是經濟繁榮而不是“封城”》為標題,對第三季度的經濟數據作了報道。文章指出,正當德國籠罩在第二次“封鎖“恐慌之中時,中國早已成功控制住了疫情,并且贏得了全球經濟復蘇的競爭。報道介紹稱,中國的防疫措施不僅在流行病學層面,而且在經濟層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多個月份以來,中國報告的新增病例很少,大部分都是輸入型病例。中國嚴格的隔離檢疫措施也確保了這些病例不會在境內造成大規模傳播。鑒于中國境內病毒大規模傳播風險已經很低,對經濟社會生活的限制也就不再必要。這使得中國經濟得以迅速復蘇。文章指出,前段時間武漢舉辦的泳池派對和“黃金周”近6億人的出行規模,讓西方驚嘆。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報道認為,中國工業生產增速明顯,成為經濟迅速復蘇的助推器。報道指出,中國經濟數據顯示,除了工業生產,消費領域也呈現明顯增長。在世界其他主要經濟體疫情不斷打破紀錄的同時,中國經濟得益于中國政府成功控制住了疫情而快速復蘇。

  瑞士《聯邦報》網站以《經濟衰退?不在中國》為標題,對中國第三季度經濟增長的成績作了報道。報道指出,幾個月以來中國國內新增病例數很少,經濟和社會生活早已恢復正常。前期中國采取的嚴格防疫措施被證明是切實有效的。中國確實比其他國家更快控制住了疫情。

  俄羅斯媒體:中國第三季度經濟增速更令人鼓舞

  俄塔斯社在第一時間報道指出,盡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前9個月中國國內生產總值仍實現正增長,增速為0.7%。隨著中國經濟逐步擺脫疫情負面影響并不斷復蘇,第三季度經濟增速更令人鼓舞,達4.9%。

  PRIME通訊社刊文指出,當世界其他地區仍在與新冠肺炎疫情做斗爭時,中國企業已實現復工復產。中國出口連續4個月增長,繼續鞏固其在全球貿易中的主導地位。經濟復蘇將帶動中國能源需求增長,有望為油價回升帶來機遇。文章還特別注意到中國制造業的優良表現,指出9月份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

  探究中國經濟復蘇原因也是俄媒報道工作的重點。列格努姆通訊社的報道認為,中國經濟在短時間內得以恢復的原因,一是政府大力支持中小企業,。此舉保障了就業崗位,也令民眾能安心消費商品和服務。當前,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要高于歐美國家。二是中國對歐洲和亞洲出口大量日用必需品、醫療用品和藥品等。疫情期間,全球對此類商品的需求激增,超過半數的產品系中國制造。三是中國對全球高新技術項目和公司的投資正在帶來收益。

  衛星通訊社援引專家觀點認為,中國能在疫情暴發后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得益于三方面因素。一是改革開放后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所奠定的雄厚基礎;二是中國及時推動經濟轉型并調整產業結構;三是中國抓準了經濟增長和轉型間的平衡點。報道稱,9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較8月份上升0.5個百分點,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不斷調高其對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表明,當前中國國內和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復蘇前景都充滿信心。

  非洲各界:中國繼續引領全球經濟復蘇

  南非外交部副總司長蘇克拉爾向經濟日報記者表示,中國經濟成功實現反彈,前三季度經濟增速由負轉正。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中國政府迅速果斷采取行動,全國人民通力配合,及時遏制了新冠肺炎疫情;另一方面,中國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并制定穩定就業、提高居民收入的經濟政策,有助于提振消費者信心,進一步促進經濟穩定恢復和可持續發展。

  埃及《金字塔報》報道稱,今年一季度經濟遭遇下滑后,中國經濟連續兩個季度正增長,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中國采取嚴格措施控制疫情蔓延,并加快復工復產,向世界各地出口防疫物資和電子產品等疫情期間急需物品。文章關注到,本月底中國共產黨即將召開十九屆五中全會,預計中國將研究制定“十四五”規劃,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尼日利亞財經媒體Nairametrics報道稱,中國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9%,經濟恢復勢頭進一步鞏固,繼續引領全球經濟復蘇。文章關注到,中國9月份進出口額、“雙節黃金周”旅游收入、海南離島免稅商品銷售額等數據顯示,隨著各行業復工復產,中國經濟增長勢頭愈發強勁。文章強調,中國保持了就業形勢總體穩定,這為中國創造了更多的消費。

  肯尼亞《民族報》報道稱,中國經濟基本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并有望成為今年唯一一個保持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文章關注到,中國即將在上海舉行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說明中國有信心在戰勝疫情后重啟大型經濟活動,體現出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活力,彰顯了中國對多邊主義的堅定支持和對外開放的鄭重承諾。文章呼吁肯尼亞商界抓住中國經濟增長和擴大開放機遇,在進博會尋找商機,擴大對華出口,幫助本國經濟盡快從疫情中復蘇。

  日本經濟學家:中國經濟增長得益于高水平調控經濟運營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稱,中國三季度GDP同比增長4.9%,增速高于二季度3.2%的水平,特別是投資、出口帶動作用明顯,說明中國早于其他國家正在實現經濟正常化,且經濟增長率也在提升。

  日本NHK電視臺在午間新聞報道中也指出,中國經濟實現了兩個季度連續回升,強調中國政府在控制住疫情后較早地推動了經濟活動重開,并通過積極財政政策促進基建投資。特別是疫情正繼續在世界各地蔓延情況下,居家辦公所需筆記本電腦等商品出口形勢見好,口罩、醫療器械等出口大幅增加推動了GDP回升。該報道指出,中國在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中最先實現了經濟恢復,但GDP增速尚未恢復到疫情前水平,今后促進個人消費將是重要課題。

  日本經濟專家、日中經濟協會調查部部長高見澤學接受經濟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第三季度GDP實現4.9%的增長率,是在成功控制年初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時,高水平調控經濟運營的結果。他說,本來控制新冠肺炎疫情與促進經濟發展是完全相反的兩種措施,為了控制疫情不得不抑制經濟活動;相反,如果擴大經濟社會活動,疫情勢必擴大,這是一對矛盾。要在控制疫情的同時促進經濟活動,這種平衡性調節非常困難,他認為中國成功地找到了這一平衡點。

  高見澤學認為,下一步冬季的疫情防控與促進經濟活動的平衡點也有可能發生變化,中國政府如何掌握并調整新的平衡點值得關注。目前,除中國以外的世界其他國家至今均未掌控好這一平衡點,其結果導致各國至今難以完全控制疫情擴散。

  此外,高見澤學提出,為全面恢復日中商務往來,日本經濟界非常關注兩國何時解除入境限制措施。希望兩國政府盡早宣布解除限制措施的前提條件,并采取措施幫助經濟界盡早滿足這一愿望。

  韓國專家:中國經濟復蘇利好周邊區域

  中國三季度經濟數據引起韓國媒體和業界廣泛關注,并得到諸多積極評價。“快速”、“反彈”等字樣成為了關鍵詞。

  《韓國經濟》報道稱,世界主要媒體都非常關注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第三季度經濟增速(4.9%)。中國一季度經濟增速曾下滑至-6.8%,但二季度恢復到了3.2%。三季度經濟增速則比二季度還要高,可以說中國成功實現了經濟正增長反彈,展現出了“V字型”恢復勢頭。

  韓國FN國際問題中心主任宋璟真認為,中國第三季度經濟數據表現良好,顯示出中國經濟發展積極的一面,明顯比其他國家恢復得要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明年中國GDP增速有望達到8.2%。當前,中國GDP在全球GDP總量占比已經超過了16%,未來這個比重還將進一步增大,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也會隨之進一步上升。

  宋璟真表示,中國經濟復蘇對韓日等周邊國家也具有積極意義。以韓國為例,中國是韓國最大貿易伙伴,中國對韓國的經濟意義是無法被取代的。可以說,中國經濟良好,韓國經濟就會得到提振。另外,從長遠來看,中國加大對發展中國家的防疫支持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全世界早日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才能營造出一個相對良好的全球貿易環境,從而推動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經濟發展。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 性色免费视频福利 | 亚洲欧美午夜福利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3D视频 | 综合欧美精品日韩专区 | 亚洲电影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