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國際 > 正文

這個廢墟,成了英國人最神圣的地方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編輯:管玲玲發布時間:2020-10-28 16:46:56

  伊珀爾,比利時西南部小城。這里曾是“一戰”最重要的戰場之一,協約國軍隊與德軍在這里進行了三場大戰,使得伊珀爾幾乎被夷為平地。世界戰爭史上首次大規模使用化學武器也發生在這里,其結果是英軍1.5萬人中毒,5000人死亡。

  前往這樣一座有著沉重歷史的城市難免令人心情沉郁,不過這種沉郁瞬間便能被伊珀爾的陽光驅散。

  遠遠望去,城外的梅南門就像一座小號的凱旋門,頂端盤踞著一只巨大的石獅子。靠近才發現,它不但是城門,也是一座紀念碑。墻身上的花環雕飾中間是一塊碑,寫有紀念1914~1918年“一戰”犧牲者的字樣。兩側的紅磚墻上,密密麻麻刻有54896名英聯邦士兵的名字。他們都是失蹤者,在戰爭中尸骨無存的他們,唯有靈魂在此安放。

  54896遠不是逝者的全部。史料記載,第一次伊珀爾戰役于1914年10月下旬打響,德軍傷亡13萬人,協約國軍隊損失十余萬人。1915年4月22日爆發的第二次伊珀爾戰役,德軍掀起毒氣戰,英軍損失6萬人,法軍損失1萬人,德軍傷亡3.5萬人。1917年7月展開的第三次伊珀爾戰役,最終造成英軍傷亡30萬人,法軍傷亡8000多人,德軍損失約27萬人。

  整個“一戰”,英軍在伊珀爾的死傷最為慘重,以致于時任英國國防大臣溫斯頓·丘吉爾在戰后建議,將伊珀爾廢墟從比利時手上買過來,或請求比利時將它送給英國,以紀念陣亡的英國將士。他說:“我希望,我們能獲得伊珀爾廢墟……對英國人民來說,在這個世界上再沒有更神圣的地方了。”

  他當然沒有如愿,但比利時人仍為英軍建立了一座巨大的紀念碑。他們以昔日城門的廢墟為基礎,于1927年建成了這座梅南門。每晚八點,附近的車輛會停止行駛,號手會吹響最后一班崗的號音。

  不遠處的市集廣場是伊珀爾的中心。廣場中心的宏大哥特式建筑原是紡織會館,如今是伊珀爾市政廳所在地。它的外立面極其宏偉,長達兩百多米,中間的塔樓高達75米。塔樓兩側呈對稱形,一樓的一道道小門,總計48個入口,是舊時紡織行會的“門面”,走進去便是紡織交易所。

  紡織會館始建于1200年,1304年正式完工,是當時西歐最大的紡織會館。即使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它的宏偉氣魄也讓人咋舌。它與伊珀爾老城一起在“一戰”的炮火中被毀,1967年復建完成。

  與其他許多在“一戰”和“二戰”中被毀的歐洲城市一樣,伊珀爾的復建也認真到了固執的地步。人們并沒有急于重建,而是廣泛收集舊時照片、畫作、文獻和設計圖紙,以便精確地復原。如今市集廣場四周的古樸建筑,絲毫看不出是復制品。

  法蘭德斯戰爭博物館就在布匹大廳二樓,場館不大,但保留了大量影像資料和實物資料。它的地面便是一張巨大的“一戰”西線戰場地圖,最顯眼的當然是“伊珀爾尖角”。這是德軍的必爭之地,但因為英軍的頑強,德軍僅占據過此地一天。

  博物館里可以見到落滿灰塵的防毒面具、半人高的毒氣罐,還有許多回憶文字。

  據記載,1915年4月22日那天陽光明媚,交戰雙方在午后停火,開始小憩。到了下午4點,德國人打破沉寂,開始了一輪長達一個多小時的炮擊。但炮擊過后,德軍并沒有按慣例進行沖鋒,這讓對面的協約國軍隊有些摸不著頭腦。

  就在此時,一道一米多高的黃綠色煙霧如墻一般緩緩推進而來,漫過戰壕。協約國士兵頓時感到呼吸困難,五官有濃重燒灼感,全身上下疼痛。他們無助地倒在地上,痛苦地扭曲著身體,直至慢慢死去。德軍的操作人員也很緊張,因為一旦風向改變,遭殃的就將是他們自己。

  戰后,協約國人員經過現場勘查,驚奇地發現活下來的只有野豬。因為豬聞到刺激氣味時就會把鼻子拱進地里,松散的塵土顆粒吸附和過濾了毒氣,野豬才幸免于難。于是,科學家們便研制了防毒面具。直到現在,防毒面具都像個豬鼻子。

  在那之后,英軍也開始研發毒氣。整個“一戰”期間,雙方使用了45種以上的毒氣,共計11.3萬噸,中毒總人數達130多萬人,死亡9萬人。有鑒于此,1925年,國聯在日內瓦簽署協議,禁止在戰爭中使用化學及細菌性武器。

  如今,伊珀爾城中仍隨處可見“一戰”痕跡。

  廣場背后的圣馬丁教堂建于13世紀,不但有大主教簡森斯的墓地,還有“一戰”陣亡將士紀念碑。紀念碑不大,建在教堂墻邊,浮雕立面上有軍人雕像,碑上銘刻著一個個名字,前面有悼念者獻的花環。

  相比小小的紀念碑,位于伊珀爾市郊的英軍公墓規模就大得多了。伊珀爾一帶有大量士兵公墓,規模都不小,且各具特點。如果只能擇一而觀,那么這座泰恩河搖籃公墓便是首選。

  這是歐洲大陸最大的英聯邦軍人公墓,11956名士兵長眠于此,其中有8367人沒有留下名字。無名陣亡者的墓碑上刻著“A soldier of the Great War,known to the god”,或許真的只有上帝才知道他們的名字。墓園深處的回廊里,弧形的白色墻壁上還刻有35000名失蹤者的名字。

  正是“一戰”開啟了這樣一個傳統:鐫刻普通士兵的名字。

  “一戰”中的死難者超過千萬,相比之下,泰恩河搖籃公墓即使有“最大”頭銜,仍顯得渺小,但綠色曠野之間那一片潔白,仍讓人感到莊嚴與神圣。

  潔白的紀念柱中央是一座十字架,四周石塊呈階梯狀,人們可在此閑坐。藍天之下,一排排的墓碑前擺滿鮮花。碑林之間,草地有著盎然生氣,孩子們在碑間穿梭,時而發出笑聲,讓人感到今日之和平不易。

  開車離開伊珀爾時,途經附近一個村莊。有一戶人家的住宅邊上有大片草地,養了幾只羊駝。下車拍照時,它們用無辜的眼神看著我,極是可愛。

  這一帶的村莊隨處可見散養的牛羊和馬匹,這讓我想到一個數字:在“一戰”期間,有近五十萬只牲畜戰死沙場,尤以馬匹和騾子為多。

  亂世之中,人命如草芥,何況牲畜?而生在當下這個歷史上少有的和平年代中的生靈們,又是何等幸運?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 五月婷婷六月丁香 |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乱码 | 特级婬片女子高清视频国产 | 一区二图三区国产精品 | 亚洲欧美国产另类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