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1日電 據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報道,近日,西班牙巴塞爾大學、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和西班牙高等科學研究理事會科研人員研究發現,引發歐洲大陸第二波新冠疫情的毒株可追溯自西班牙。科研人員已將該毒株命名為“20A.EU1”。
據報道,該研究團隊的科研人員發現,歐洲大陸出現第二波新冠疫情后,西班牙80%感染者體內具有20A.EU1病毒株,而英國感染者含有這種病毒株的比例更是高達90%,冰島占60%,瑞士則有30-40%感染者含有該毒株。法國、德國、荷蘭、拉脫維亞、意大利、比利時、瑞典、挪威等國也發現大量感染者體內含有該毒株。
參加該項目研究的瑞士進化遺傳學家艾瑪·霍德克羅夫特教授表示,通過分析大量的新冠病毒基因組,研究者追溯到新冠病毒的另一個變異體20A.EU1毒株,并發現它起源于西班牙東北部,特別是加泰羅尼亞地區。
關于20A.EU1的來源和超級傳播者,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毒株最先在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和阿拉貢地區的農業工人群體中被發現,然后在當地迅速蔓延,并通過游客傳至其他歐洲國家。
研究證實,20A.EU1病毒株從6月份開始出現在西班牙,7月份西班牙的傳播率已經超過40%; 9月份瑞士、愛爾蘭和英國的傳播率達到40-70%,并擴散到歐洲至少12個國家。
研究人員指出,目前尚無任何證據證明這種新冠病毒株的變體更具有傳染性或致命性。在歐洲第二波疫情中,西班牙新冠疫情出現反彈的時間比其他歐洲國家明顯早很多,而且與西班牙恢復旅行的時間基本吻合,也印證了20A.EU1毒株起源于西班牙的說法。(黃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