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5日宣布,將從2月起單方面日均減產100萬桶原油,相當于全球原油日均供給量的大約1%。美國媒體評論,這一宣布表明沙特擔憂新冠疫情再起將威脅全球經濟復蘇。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沙特宣布這一決定前已與其他產油大國達成一致,保持這些國家整體產油量平穩。
受沙特減產決定影響,紐約商品交易所西得克薩斯中質原油期貨5日下午一度上漲5.2%至每桶50.11美元,自去年2月以來首次突破每桶50美元關口,結算價回落至每桶49.93美元。
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齊茲·本·薩勒曼說,沙特單邊減產旨在“支撐本國經濟、我們朋友和同僚的經濟,即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和非歐佩克產油國,讓這一行業更好”。
俄羅斯要求增產原油。美國《紐約時報》報道,沙特難以阻止俄羅斯增產,貌似做出讓步以示“團結”。
埃信華邁公司執行董事布尚·巴里說:“與其讓所有事情搞砸,沙特人讓俄羅斯人得到他們想要的。”
《紐約時報》報道,俄羅斯將得以在2月日均增產6.5萬桶,3月再增產6.5萬桶,使日均產油量超過920萬桶。
沙特單方面減產能否在新冠疫情中穩定油價尚待觀察。《華爾街日報》解讀,這一舉動向世界發送的信號強于預期,即沙特致力于維持油價堅挺。
受益于一些亞洲經濟體疫情控制良好,以及新冠疫苗在多國開始接種,國際油價最近數月顯現反彈。
美國摩根大通公司油氣研究部負責人克里斯佳恩·馬利克分析,減產可能使沙特在短期內損失一些市場份額,但卻彰顯沙特單邊行動影響油價走勢的能力,“現在略有減產并無大礙。(沙特)用短暫疼痛換取以后的巨大利益”。(卜曉明)(新華社專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