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國際 > 正文

中伊簽署全面合作計劃:無量化指標,“結伴不結盟”

來源:澎湃新聞編輯:健翁發布時間:2021-03-30 15:25:56

  3月27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訪問伊朗期間,同伊朗外長扎里夫共同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全面合作計劃》(以下簡稱“全面合作計劃”)。這份計劃從去年起就出現在外媒的報道中,如今正式簽署,也引發國際輿論熱議。

  “早在2016年中國和伊朗就建立了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經過五年的發展,根據國際形勢的變化,中伊雙方認為有必要豐富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內涵,從經濟、政治和戰略三個層面促進伙伴關系升級,客觀上有助于國際秩序的穩定。”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中東研究中心研究員孫德剛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這份合作計劃并非如一些媒體此前所稱包含投資規模等細節的“合同”,而是一份為中伊未來合作提供框架的路線圖。

  不包括量化的具體合同或指標

  此次中伊全面合作計劃的簽署早已有跡可循。2016年1月,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伊朗期間,中伊兩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關于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中就曾指出,“考慮到雙方積極發展雙邊關系的意愿、經濟互補性以及雙方在能源、基建、工業、技術等領域的合作,雙方同意就達成25年全面合作協議進行必要溝通和磋商。”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3月29日表示,2016年1月,中國和伊朗就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發表聯合聲明,雙方同意達成一份全面合作計劃,經過溝通商談,不久前雙方就全面合作計劃內容達成一致。3月27日,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在應邀對伊朗進行正式訪問期間,同伊朗外長扎里夫共同簽署了中伊全面合作計劃。

  早在去年6月,伊朗政府就宣布通過中伊全面合作計劃草案。同年10月,伊朗外長扎里夫訪問中國期間表示,與王毅“在推動中伊全面合作計劃等議題上強化了共識”。外界也對此猜疑紛紛,一些西方媒體甚至披露了涉及中伊全面合作計劃投資規模的所謂“合同”文本。

  但截至目前,中國與伊朗雙方均未發布有關全面合作計劃的任何詳細文本。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3月27日報道稱,這份全面合作計劃涉及政治、戰略和經濟合作。29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答澎湃新聞記者提問時強調,該計劃重點是挖掘兩國在經濟、人文等領域的合作潛力,規劃長遠合作前景和路徑,不包括量化的具體合同或指標。

  據伊朗塔斯尼姆通訊社報道,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哈迪卜扎德在3月27日中伊簽署計劃前表示,該文件是一份全面的路線圖,經濟方面為文件的“主軸”,其中包括在各個領域的合作,特別是伊朗參與“一帶一路”倡議。這也意味著,這份文件實際上描繪了中伊兩國的合作藍圖,如趙立堅所說,“將為中伊未來合作提供宏觀框架”。

  “伊朗與中國的戰略合作實際是一份確保投資的長期路線圖。”伊朗議會國家安全與外交政策委員會主席祖努爾29日在接受伊朗邁赫爾通訊社采訪時表示,根據伊朗憲法,這份文件還須得到議會審議批準,屆時議會國家與安全外交政策委員會將邀請外長扎里夫出席并作相關說明。

  為何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焦點?

  中伊簽署全面合作計劃一事一經公布,立刻成為國際媒體的關注焦點。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劉中民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認為,中伊全面合作計劃的簽署在國內外引起巨大關注,是因為發生在當前特殊的國際形勢下。3月18日至19日,中美高層戰略對話在美國安克雷奇舉行。參加戰略對話的王毅此后不久就啟程訪問中東,還特別與伊朗簽訂了全面合作計劃。

  “美國新政府上臺之后,一方面美伊都表示希望重啟伊核協議,但事實上美伊關系目前這個矛盾的‘死扣’還沒有松動的跡象。”劉中民指出,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美國、伊朗三方的互動自然就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

  不少西方媒體將中伊簽署全面合作計劃認為是“中國不斷擴大在中東地區影響力”的舉動。

  “中伊全面合作計劃是2016年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后雙方共同努力的結果,本質上是為兩國及兩大文明的合作交流確立宏觀框架,給它套上地緣政治的帽子、或進行過度的戰略解讀未免狹隘。”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姚錦祥對澎湃新聞表示。

  趙立堅3月29日在記者會上強調,中伊全面合作計劃的簽署“不針對任何第三方”。同日,我國駐伊朗大使常華也在伊朗國家通訊社發表署名文章,強調“中伊兩國合作建立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贏基礎上,不搞‘零和博弈’,也不針對第三方。”

  “中國的目標,一是支持中東國家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從而打破‘越反越恐’和‘發展洼地’的怪圈;二是推動對話,逐步探討構建地區信任機制和安全框架。”姚錦祥表示,中伊全面合作計劃的簽署,對挖掘兩國經濟合作潛力、促進發展戰略對接、改善疫情和制裁雙重壓力下的伊朗民生現狀都有積極作用,同時也有助于中方同伊朗密切協作,推動伊核協議盡快重回正軌,維護地區穩定。

  專家:不排除未來與中東其他國家簽署類似文件

  還須指出的是,王毅此行并非訪問伊朗一國。在與伊朗簽署全面合作計劃之前,王毅已經結束了沙特與土耳其之行,離開伊朗后還計劃訪問阿聯酋、巴林與阿曼。

  “中國和伊朗全面合作計劃是從全球的視角做出的戰略抉擇,尤其是針對美國和西方破壞國際秩序的現狀而作出的反應。”孫德剛認為,“中伊全面合作計劃豐富了中國在中東伙伴外交的內涵,同時并沒有突破中國‘結伴不結盟’的伙伴關系原則。”

  24日,王毅在沙特首都利雅得接受采訪時提出實現中東安全穩定的五點倡議:一是倡導相互尊重;二是堅持公平正義;三是實現核不擴散;四是共建集體安全;五是加快發展合作。

  “王毅外長的五點倡議,體現出中國重視同伊朗、阿拉伯國家、土耳其和以色列等中東國家均發展友好合作關系的態度。”孫德剛表示,“未來根據需要,不排除中國與阿拉伯國家、土耳其甚至以色列的伙伴關系也提質升級,也簽訂中長期合作協議。”

  2016年1月,國家主席習近平曾應邀對沙特、埃及、伊朗三國進行國事訪問。值得注意的是,彼時正逢沙特與伊朗斷交。也正是在那次訪問期間,習近平在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發表了闡述中國中東立場的重要演講,指出“我們在中東不找代理人,而是勸和促談;不搞勢力范圍,而是推動大家一起加入‘一帶一路’朋友圈;不尋求填補‘真空’,而是編織互利共贏的合作伙伴網絡”。

  劉中民指出,“我想王毅外長此次出訪中東也會對沙特和土耳其等國做出說明,就是中國不謀求勢力范圍、不尋找代理人。雖然與伊朗簽署了全面合作計劃,但是這些原則肯定還是要遵循的。”

  “王毅外長在實現中東安全穩定的五點倡議中,強調應實現核不擴散、探討(美伊)恢復伊核協議的路線圖和時間表,近來更是多次提及要搭建海灣地區多邊對話平臺,以集體協商方式管控危機。”姚錦祥也認為,這再次表明了唯有對話才有出路,各方應努力探索實現地區和平與發展的具體路徑,而中國愿意從中發揮作用。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乱码在线观看 |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性刺激在线视频免费看 | 一本到国产在线精品国内在线99 | 五月天综合网在线欧美 | 三級亚洲人Av在线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