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平靜,對于那些失去親友的人來說,并非易事。當一顆心停止跳動,一個家庭就要迎來心碎時刻……
“這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局面。”
在剛剛過去的周末,新冠疫情已經奪去了全球300萬人的生命。面對還在不斷上升的數字,世界衛生組織官員如此感嘆。
300萬是什么概念?
“這相當于失去了德國柏林、葡萄牙里斯本、烏克蘭基輔或美國芝加哥全城人口。”《紐約時報》給出了直觀的描述。
眼下令人憂心的是,盡管疫苗已經問世,但獲取和分配的不平等情況在全球仍然存在。與此同時,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仍在快速增長,變異病毒仍在加速傳播……
印度:突然反彈,謎之走勢
沒有什么能阻擋印度人“朝圣”的決心。
3月底開始,大批虔誠的印度教徒就陸續抵達印度北部城市赫爾德瓦爾,參加全球最大的宗教朝圣節日——大壺節。
4月11日,超過28萬缺乏防護措施的印度教徒,從全印各地趕來,結果僅72小時內就有幾百人確診。
數百萬人跳入恒河沐浴,無數人聚集在街頭互扔牛糞祈福……看到這熱鬧非凡、人頭攢動的一幕幕,你就不難理解,印度疫情為何會在近日迎來瘋狂反彈,再度沖上“世界第二”。
大壺節期間人滿為患的印度街頭。來源:路透社
印度疫情在去年9月達到頂點,此后單日確診人數開始出現下降。然而到了今年3月,單日確診人數突然暴增,4月5日在突破單日10萬大關后,每天都在刷新紀錄。4月17日當天,單日確診病例數已超過26萬。
不僅是疫情出現了謎之走勢,作為全球最大的疫苗生產商,印度還出現了“疫苗荒”。
印度在今年初啟動了疫苗接種計劃,然而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數據,到目前為止,只有1430萬人接受了全程疫苗接種,這一數字僅占印度人口的1%。
“我們希望每天至少為10萬人接種疫苗,但目前的供應量明顯不足。”擁有超過2700萬人口的旁遮普邦衛生官員說。
前印度醫學研究理事會總干事甘古力表示,造成短缺的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原材料的供應。
“印度有生產能力,但在大流行期間,供應鏈已經中斷。”甘古力說,“疫苗配方和所需材料不能在一夜之間改變,因此我們必須依靠進口的原材料。”
近日,印度一些醫院里新冠病人激增,造成兩個人擠在一張病床上的現象。來源:BBC
目前,美國已臨時禁止出口對疫苗生產至關重要的原材料,歐盟同樣也加強了對疫苗出口的限制。
此外,來自英國、南非和巴西的更具傳染性的病毒新變種也推動了疫情的加速擴散。
印度一些醫學專家認為,病毒新變種是導致近期單日確診數瘋狂增長的罪魁禍首。例如,在疫情最為嚴重的馬哈拉施特拉邦,大約20%的確診病例是由名為“B.1.617”的雙重變異新變種病毒所致。
莫迪政府卻仍對戰勝此輪疫情保持樂觀。在4月8日的內閣部長會議上,莫迪表示將不會采取全面封鎖措施。
瞻前顧后的印度政府、似乎毫不在意的印度民眾、不斷變異的病毒變種、規模巨大的宗教集會……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便醞釀了一場印度史上極為瘋狂的疫情大爆發。
日本:東京奧運或將取消?
就在印度在面對洶涌疫情的再度來襲之時,日本還在糾結東京奧運會到底要不要開,盡管距離原本計劃的開幕時間已不到100天。
但隨著日本疫情愈發嚴峻,加上民眾對奧運會方案的不滿,東京奧運會能否如約舉行,至今仍要打上問號。
15日,日本自民黨二號人物、干事長二階俊博表示,如果迫不得已,取消東京奧運會“也應該作為一個選項。”“如果實在無法辦下去,我們應該毫不猶豫地取消,如果因為舉辦奧運會導致疫情擴散,我不知道舉辦奧運會還有什么意義”。二階俊博在參加TBS的電視節目時這樣說道。
但二階俊博也并沒有把話說死,他在節目中表示日本舉辦奧運會“依然大有機會”,各方需要“繼續努力保證奧運會的成功。”
二階俊博的表態如同一枚“炸彈”,引發社交媒體的討論熱潮,并登上了當天的推特熱搜。不少日本民眾在社交媒體上“投贊成票”,稱這次夏季奧運會“是該取消了”。
自民黨二號人物二階俊博參加TBS電視臺節目。來源:TBS
當下,日本疫情仍然不樂觀。
據日本放送協會消息,截至14日23時59分,日本報告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312例,較前一日又增加了857例,創兩個多月以來新高。
囿于疫情,舉辦奧運會已是一個不受公眾歡迎的想法。
根據日本《朝日新聞》4月10日、11日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在1551名受訪者中,希望在今年夏天舉辦奧運會的受訪人占28%,希望奧運會再次延期的占34%,希望取消東京奧運會的占35%。
但奧運會取消與否,歸根到底還是本“經濟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名高級官員表示,取消或推遲奧運會可能不會對日本經濟造成太大傷害,但會對東京的服務業產生很大影響。
數字背后的悲痛
4月12日,根據世衛組織的報告,全球新增新冠病例連續第七周增加。
“上周,全球新增病例超過440萬例。一年前,這個數字是50萬例。”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科霍夫表示現在病例數呈“指數級增長”。
在新冠疫情最嚴重的美國,最近調查數據顯示,每10人中就有近3人表示,他們有親友因感染新冠病毒死亡。
《美國醫學會雜志·兒科學》刊文指出,在過去1年中,有37300名至43000名美國兒童因新冠疫情失去至少父母一方,其中非洲裔兒童受影響最大。
世界各地的人們仍在經歷死亡帶來的悲痛,他們用各種方式來緬懷逝者。
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畔的墻壁上,一片“紅心海洋”吸引了人們的駐足。“海洋”里每一個紅心,代表著一位死于新冠的英國人。
泰晤士河畔墻壁上的“紅心海洋”。來源:紐約時報
寶拉·史密斯一邊在墻面上畫著“心”,一邊流下了眼淚。她在上面用黑色的字體寫著:“弗蘭克·史蒂文斯,1941-2020”,向逝去的父親致敬。
令人悲哀的是,隨著更多生命的逝去,墻上的心形圖案還在增加,“海洋”還在不斷擴大。
回歸平靜,對于那些失去親友的人來說,并非易事。當一顆心停止跳動,一個家庭就要迎來心碎時刻……
出品 深海區工作室
撰稿 深海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