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馬里2020年8月發生軍人嘩變后,近日該國軍方再次“出手”干預政局。
馬里媒體5月24日報道稱,馬里過渡政府總統巴·恩多和過渡政府總理莫克塔·瓦內當天被軍人帶至距首都巴馬科約15公里的庫利科羅地區卡蒂鎮一處軍營,就新一屆過渡政府名單進行“溝通”。值得一提的是,該國2012年以及2020年的政變發生地恰巧也在卡蒂鎮的軍營。
就在24日早些時候,恩多簽署總統令,宣布新一屆由25名部長組成的過渡政府名單,不過,由嘩變軍人成立的前全國人民救贖委員會成員薩迪奧·卡馬拉和莫迪博·科內未在名單之列。
過渡政府總統、總理遭軍方帶走一事引發了國際社會對于馬里再次發生軍人嘩變的擔憂。美國前駐西非薩赫勒地區特使J·彼得·范姆告訴路透社:“雖然這令人遺憾,但并不令人驚訝:去年軍人嘩變后各方達成的協議并不完美,僅是馬里和國際利益攸關方達成一致的妥協。”
距上一次軍人嘩變9個月后,馬里國內政局發生了何種變化?該國軍方此舉又意欲何為?
嘩變之后,軍政力量的博弈仍在繼續
去年9月,在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西共體)威脅對馬里實施制裁后,發動嘩變的馬里軍方決定將權力交給新組建的過渡政府,馬里也由此開啟為期18個月的政治過渡期。
然而,盡管軍人在形式上完成交權,但具有軍方背景的官員仍在過渡政府中擁有較強的影響力。例如,過渡政府總統恩多曾任國防和退伍軍人部長,副總統戈伊塔曾任全國人民救贖委員會主席,該委員會與軍方關系密切。
馬里軍方對政治的介入招致該國國內多方勢力的強烈不滿。半島電視臺、法新社分析稱,批評人士擔心仍由軍方主導的過渡政府在過渡期結束后舉行選舉的能力與意愿不足。
路透社分析稱,過渡政府的總統和總理眼下似乎也反對軍方對一些關鍵職位的控制。此前,過渡政府曾承諾將在2021年10月31日舉行憲法公投,并于2022年2月舉行選舉,組建民選政府。
在多方施壓之下,馬里當局決意成立一個更具“包容性”的過渡政府,以解決馬里正在面臨的社會危機。從于5月24日公布的政府改組名單中也可看出,盡管軍方背景成員仍控制著一些關鍵領域,但兩名參加了去年8月嘩變的軍方人員——前國防部長和前安全部長已被除名在外。
不滿政府改組,軍方或卷土重來?
然而,馬里過渡政府此次改組或將引發更大的政治動蕩。“罷免參與嘩變的軍方成員是一個巨大的誤判。”一位不具名的馬里前政府高級官員告訴路透社,“此舉或導致軍方勢力卷土重來。”
目前尚不清楚軍方帶走總統與總理這一行動背后的最終目標。但據路透社報道,卡蒂鎮軍營的一名軍方官員坦言,“改組政府不是個好主意,我們軍方將會讓過渡政府看到我們的決定。”
另據消息人士向俄羅斯衛星通訊社透露,帶走過渡總統和總理的軍人稱其忠于副總統戈伊塔,而總統衛隊也拒絕為總統提供保護。
對此,聯合國馬里多層面綜合穩定特派團(馬里穩定團)和西共體已于5月24日發表聯合聲明,對馬里過渡總統和過渡總理“被捕”表示強烈關切,要求軍方立即無條件“釋放”兩人。西共體官員還計劃于5月25日訪問巴馬科,以幫助解決這場危機。
值得注意的是,馬里的政治動蕩或還將影響該國嚴峻的安全局勢。美國外交關系協會(CFR)此前刊文指出,自2011年內戰結束以后,馬里政府并沒有完全恢復國家局勢的穩定,反對巴馬科政府的武裝分子憑借由利比亞流入的武器,在該國北部開展分離主義活動,其中圖阿雷格族(一個主要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周邊地帶的游牧民族)的武裝組織甚至在2012年于馬里北部宣布獨立建國。
而在過去九年間,馬里發生的兩次嘩變均與該國北部的安全局勢有關。由于政府無力打擊圖阿雷格族武裝組織以及伊斯蘭極端主義組織的武裝叛亂,軍方借此發動嘩變,接管政權。
除此之外,馬里北部和中部伊斯蘭極端主義組織的暴力活動長期以來還與馬里周邊的布基納法索、乍得、毛里塔尼亞和尼日爾等國的不安全狀況交織在一起,成了將毒品、人口販運到歐洲的犯罪線路上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