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日內瓦6月15日電 俄羅斯總統普京與美國總統拜登定于當地時間6月16日在瑞士日內瓦會晤。這是拜登就任總統后首次與普京會晤。從俄美雙方官員和專家的分析來看,這場會晤受關注度雖然很大,但期望值不必太高。
會晤舉辦地現在情況如何?國際專家對會晤的目標和成果有哪些研判?請看新華社記者發回的報道——
出示“健康寶”報道“谷倉會”
據新華社記者了解,俄美領導人日內瓦會晤的舉辦場所定在拉格朗熱別墅(“谷倉別墅”),別墅所在公園幾天前就已被封鎖,圍墻上拉起了鐵絲網,各個出入口和周圍一些比較開闊的地點均有警察把守。近幾日,日內瓦街頭警察和警車明顯增加。一些路口甚至“破天荒”出現警察指揮交通。
據當地媒體報道,瑞士方面已調集三千警力保障俄美峰會的安全。
在瑞士日內瓦拍攝的俄美領導人會晤舉辦場所。新華社記者陳俊俠攝
在媒體中心,記者看到前來注冊的媒體人士不少,不少人排隊登記領取記者證。這畢竟是一場新冠疫情中的會晤,按照防疫需求,很多記者必須現場接受核酸檢測。
已接種新冠疫苗的記者也可以向組織方提供接種證明。新華社記者在媒體中心出示了國內“健康寶”上關于已接種兩劑疫苗的信息,免去現場核酸檢測。
普京與拜登的難得“共識”
相較于媒體上的“熱度”,俄美官員和專家比較一致地對外界期待“潑冷水”。
——俄美關系怎么樣?
普京6月11日在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采訪時指出,俄美雙邊關系已惡化至近年來“最低點”。兩天后,拜登對媒體表示,普京的判斷正確。
喬治敦大學歐亞、俄羅斯和東歐研究中心主任安杰拉·斯滕特說,拜登政府上臺后“繼承”了美俄兩國近年來持續的緊張關系,除了在軍控領域實現有限合作外,兩國在烏克蘭、網絡安全、人權、干預選舉等問題上分歧明顯,對抗加劇,拜登政府已對俄羅斯實施兩輪大規模制裁,雙方還互相驅逐了外交人員。
俄羅斯聯邦委員會信息政策委員會主席普什科夫說,自奧巴馬政府至今,美國已對俄羅斯實施75種不同類型制裁。拜登政府并未放棄對俄敵意。
普京和拜登今年以來的“互動”也頗有看點。拜登3月曾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認同普京是“殺手”的說法,6月13日又在采訪中稱普京是“獨裁者”。
在美國媒體11日播放的專訪中,普京表示,希望拜登“不要作出任何沖動之舉”。他認為,說狠話是“美國政治文化”的一部分。
美國《時代》周刊封面。圖片來自網絡
——可能談及哪些議題?
俄羅斯官員尤里·烏沙科夫6月15日對媒體吹風說,會晤計劃于日內瓦當地時間16日下午1時開始,但持續多長時間還不確定;雙方涉及的議題包括戰略穩定、網絡安全、新冠疫情以及一些地區問題,預計“不會有重大突破”。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俄羅斯和中亞事務高級主任埃里克·格林此前在吹風時說,拜登和普京將在會晤中談及一系列雙邊、地區和全球性議題,如軍控、網絡安全、外交限制、在俄被拘押的美國公民、伊朗、敘利亞、阿富汗、烏克蘭、白俄羅斯、北極和氣候變化等問題。
——主要目標?
一個主要目標恐怕是“穩住”。
美國蘭德公司兼職高級研究員威廉·考特尼表示,雙方在關系緊張時展開高層交往或許能穩定關系。
斯滕特說,拜登上臺后表示不會“重啟”美俄關系,但已多次表示尋求美俄實現“穩定和可預見的關系”,因此戰略穩定、網絡安全領域、氣候變化合作等都是拜登此次想與普京對話的議題。
2018年7月16日,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左)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出席聯合記者會。新華社發
——能有哪些成果?
“他們在唇槍舌劍之后總算能坐下來談談,這很重要。不過,我不知道這次會晤能有何實質性結果。”斯滕特說,雙方經歷了互相驅逐外交人員的風波,希望能先部分恢復外交人手,以便展開外交活動。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俄美關系很難通過一次會晤達成諒解并重啟,不應抱過多期待。
日內瓦安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前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秘書長托馬斯·格雷明格認為,俄羅斯與西方的關系不斷惡化,互信水平處于最低點,這次會晤“提供了恢復冷靜對話的機會”,但期待兩國關系正常化還為時過早。(記者:陳俊俠、李曉鵬、劉品然、檀易曉、胡友松、張繼業、惠曉霜;編輯:孫浩、馬曉燕、王申;剪輯:王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