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中國新冠疫苗的國家發生疫情,并不意味著接種失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3日以此為題發表報道,罕見為中國疫苗做了些“辯護”:“疫苗專家認為,任何一種疫苗都無法對新冠病毒做到100%的有效防護,因此出現突破性病例并不意外。”“衡量疫苗成功與否的關鍵指標,是死亡率和住院率的下降,而不是消滅新冠病毒。”這被認為是對《紐約時報》近日質疑中國疫苗有效性的回應。
6月23日,《紐約時報》刊發長篇報道,稱“在獲得中國疫苗的國家,新冠病毒并未遠去”。報道稱,蒙古國、智利和塞舌爾在為其超過50%的民眾接種疫苗后,“非但沒有擺脫新冠病毒,反而在與激增病例作斗爭”。報道無視變異新冠毒株德爾塔在全球肆虐的現實、每個國家醫療資源的具體情況和西方發達國家囤積疫苗的不光彩行為,稱“中國疫苗在阻止病毒傳播方面可能不是很有效,尤其是新變異”。該報道被許多國家的媒體轉載、擴散,招致中方批駁。
CNN3日的報道稱,雖然中國疫苗的有效性與其他疫苗不同,但這不能說中國疫苗“失敗了”。目前,中國國藥疫苗和科興疫苗已經獲得世衛組織緊急使用認證,兩者都是用滅活病毒促使接種者產生免疫反應,是一種久經考驗的疫苗制造方法。香港大學流行病學家本·考林說,中國疫苗減少了重癥和死亡病例,“我認為該疫苗絕對有效,它能挽救很多生命”。
針對《紐約時報》報道中提到的具體國家,CNN的報道稱,智利55%的人口完全接種了疫苗,其中近80% 的人接種的是科興疫苗。該國當前每天有數千新增確診病例。根據智利衛生部門的數據,6月17日至23日新增的重癥病例中,73%沒有完成疫苗接種。類似現象也出現在塞舌爾,該國60歲以下的成年人接種了國藥疫苗,60歲以上人群則接種由印度生產的阿斯利康疫苗。塞舌爾衛生部門上月在臉書發文稱,當時因感染新冠病毒去世的63人中,只有3人接種了兩劑疫苗,年齡在51歲至80歲之間。
“我們不能區別對待新冠疫苗,說這種疫苗好或者那種疫苗不好”,CNN引述蒙古國衛生部官員恩赫賽汗的話說,國藥疫苗非常有效,蒙古國53%的人口接種了疫苗,其中八成人接種的是國藥疫苗。雖然新增確診病例中約有1/5接種了疫苗,但96%的死亡病例只接種了一劑或者根本沒有接種疫苗。烏蘭巴托一名接種國藥疫苗的企業主說,她兩周前感染了新冠病毒,后在家中自行康復。“我不后悔接種,沒有國藥疫苗,蒙古國的局勢將非常糟糕。”她說。報道稱,蒙古國通過世衛組織主導的“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分得超過11.2萬劑阿斯利康疫苗和12.6萬劑輝瑞疫苗,但由于生產問題和印度疫情暴發,這些疫苗都被延遲交付。
另一個近期疫情嚴重的國家印尼,也被《紐約時報》用來抹黑中國疫苗。過去一周,印尼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均在2萬例以上,且不斷刷新紀錄。包括印尼首都雅加達在內的多地醫療系統瀕臨崩潰。許多醫院就地搭建臨時帳篷,連醫院走廊也擠滿了等待救治的病患。在此背景下,印尼國內的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數也在增長,其中包括已接種疫苗的多位醫護人員。CNN稱,從今年2月至6月26日,印尼至少有88名醫生死于新冠病毒。根據印尼醫生協會新冠緩解小組主席古麥迪的說法,其中有20人接種了科興疫苗,35人未接種疫苗。古麥迪表示,“根據調查數據,醫務人員的死亡與科興疫苗沒有關系”,“他們被病人壓得喘不過氣來,他們幾乎沒有休息時間,不得不長時間保持工作狀態”。
“這不是中國疫苗的問題,接種其他疫苗的人也有因感染病毒而死亡的。”CNN表示,英國公共衛生部門6月25日發布報告顯示,28天內有117名英國人因感染德爾塔變異毒株死亡,其中50人接種了兩劑疫苗。病毒學家警告,一些接種過疫苗的人感染住院,可能是因為免疫功能低下,身體無法產生強烈的免疫反應。
具有高度傳染性的德爾塔毒株和5月中旬開齋節期間的大規模人員流動,被認為是造成印尼本輪疫情感染數激增的主要原因。印尼政府希望通過大規模接種新冠疫苗,在人群中逐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斷新冠病毒傳播。截至7月初,印尼國內已有超過11.4%的人接種一劑疫苗,另有5.1%的人完成兩劑疫苗接種。在新加坡,科興疫苗雖然未獲特別采用程序批準使用,仍受到不少人的認可。新加坡衛生部2日宣布,本地增加7家私人醫療機構通過特別采用程序為公眾提供科興疫苗的接種服務,使得提供這類服務的醫療機構增至31家。此外,新加坡衛生部開啟“先mRNA、后科興”計劃,邀請3600名接種第一劑mRNA新冠疫苗(如輝瑞疫苗和莫德納疫苗)后過敏的人,免費接種科興疫苗,以研究混打疫苗的免疫反應。
“在西方國家為本國民眾囤積新冠疫苗的時候,中國將疫苗送往海外,這為中國贏得了國際聲譽。”CNN的報道稱,中國外交部近日表示,有超過4.8億劑中國生產的新冠疫苗被送往近100個國家。“這一鮮明對比顯示出在中國與主要西方大國關系緊張之際,西方國家的努力有多么缺乏。”歐亞集團全球衛生項目主任羅森斯坦對CNN說,“在那些沒有其他選擇的地方,接種中國疫苗是最好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