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民眾在魁北克省當地教堂前擺放兒童玩具、衣物等,抗議原住民兒童遺骸事件。
海外網7月20日電 近一段時間,加拿大多所原住民寄宿學校舊址附近發現大量兒童遺骸和上百個無標記的墳墓,引發國際社會對加國內種族不平等和人權問題的關注與擔憂。一名原住民寄宿學校幸存者近日接受采訪時,講述了自己在學校內遭到虐待的經歷,包括因向同學借橡皮就遭到毆打,以及患病后不被送去醫院只能隔離,還不允許和家人接觸等等。
據加拿大廣播公司18日報道,7月底將滿85歲的菲利斯·克雷奇默曾在原住民寄宿學校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她提到,自己從原本幸福的家庭中被送到了“冰冷”的寄宿學校中,在這里,懲罰和羞辱司空見慣。
克雷奇默回憶,有一次,在學校的修女要求不許講話后,她悄悄問同學借了橡皮,隨后就被送到主管那里接受懲罰,“孩子們看到我挨打都哭了,而我則試圖變得堅強,然而懲罰并未就此結束。在之后的課間休息時,我被迫坐在地板上,只能看著其他人玩耍,這讓我感覺很受傷,很丟臉。”她還提到,唯一比被懲罰更糟糕的事情,是看著其他孩子身上也發生同樣的事情,“我曾看到一個男孩因為逃學而在大家面前被剃光頭發,我為他感到難過。”
在原住民寄宿學校時,克雷奇默渴望得到家人的安慰。她還記得自己曾在學校生病,但隨后并沒有被送到醫院,只是被隔離了起來。就連她的媽媽到學校來看她,都不允許直接見面。“我只是想擁抱媽媽,但我們只能彼此隔著宿舍窗戶招手和飛吻。”
克雷奇默稱,原住民寄宿學校沒有擊垮她,因為在家人的幫助下,她從未忘記自己是誰。她希望公眾對寄宿學校的重新關注,能夠帶來真正意義上的改變。(海外網 張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