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中國將大力支持發展中國家能源綠色低碳發展,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9月21日,中國國家領導人在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通過視頻向世界做出承諾。
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里、英國高級氣候官員夏爾馬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第一時間對中方聲明表示歡迎。克里贊嘆稱,中方的決定將會是“一個偉大的貢獻”。
與此同時,不少國際媒體和節能減排領域專業人士認為,中國的這一決定對全球煤電的意義非同小可。
美國波士頓大學的全球發展政策中心主任表示,中國是第一個做出上述承諾的發展中國家,“值得大加贊賞”;半島電視臺則將中國形容為全球煤電的“游戲規則改變者”。
美國智庫全球能源監測組織(GEM)的數據稱,中國承諾停止在海外建設煤電項目,意味著500億美元的投資蒸發,每年減少2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對此,某電力集團資深人士向觀察者網透露,中國在兩三年前就已經開始放緩海外燃煤電廠的項目融資節奏。雖然目前境外仍有不少燃煤電站項目在運作,但后續項目融資環節肯定受到不同程度影響。
“這是一個偉大的貢獻”
“我非常高興。”21日稍晚時候,克里接受德國媒體采訪,對中方聲明表示歡迎。
他還表示:“關于這個問題,我們已經和中國談了很長一段時間了。這是一個偉大的貢獻(a great contribution)……是我們需要為格拉斯哥(氣候會議)做出的努力。”
克里(右)接受德媒采訪,視頻截圖
今年11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COP26)將在英國格拉斯哥市召開。
與此同時,英國高級氣候官員夏爾馬(Alok Sharma)也在推特宣布歡迎中方做出的決定。
夏爾馬發文稱:“煤電的前景已經很明朗。我對中方承諾停止新建境外煤電項目表示歡迎,這也是我此前訪華期間的一個重要議題。”他補充稱,在氣候會議上,“我們必須讓煤炭成為歷史。”
夏爾馬是英國政府內閣辦公廳大臣,同時擔任COP26候任主席。值得一提的是,克里和夏爾馬均在9月初訪華,在天津與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等人舉行會談。
夏爾馬對中方決定表示歡迎,推文截圖
此外,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講話,歡迎中方在停止新建境外煤電項目、支持發展綠色低碳能源方面做出的決定。
古特雷斯在會上強調,“氣候警鐘正在敲響”,敦促各成員國“不要等待別人主動出擊,而是要盡自己的一份力量”。他還說,各國把地球的升溫幅度控制在1.5攝氏度,是減緩氣候變化的重要一步。
外媒:中國改變了游戲規則
據彭博社報道,根據2015年的《巴黎協定》,各國要把地球的升溫幅度控制在1.5攝氏度。
但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8月份的報告,除非各國能夠在2030年之前把全球碳排放量減半,不然把升溫幅度控制在1.5攝氏度范圍內的目標將無法達成。由于發電占據了全球碳排放的四分之一,因此很多氣候組織都對電力“脫煤”寄予厚望。
9月21日,在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中國國家主席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并發表題為《堅定信心 共克時艱 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的重要講話,向世界宣布:
中國將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需要付出艱苦努力,但我們會全力以赴。中國將大力支持發展中國家能源綠色低碳發展,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
不少外媒表示,中國的這一決定對全球煤電的意義非同小可。
彭博社22日援引總部位于北京的國際綠色金融研究所的數據稱,目前全球超過70%的燃煤電廠依賴中國的資金,中國是境外最大的燃煤電廠融資方。
該智庫的數據還顯示,盡管從2014年到2020年,中國計劃在境外建設約1600億美元的燃煤電廠,但有880億美元的項目已被擱置或取消。在2014年及之后宣布的52個項目里,目前只有一個投入了運營。
半島電視臺則將中國稱為全球煤電的“游戲規則改變者”(game-changer)。
半島電視臺將中國稱作“游戲規則改變者”
此外,彭博社在7月的報道中提到,今年上半年,“一帶一路”沒有為任何煤炭項目提供資金,是該倡議提出以來頭一次出現這種情況。
《紐約時報》則認為,隨著中國在氣候峰會前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其他用煤大戶——如印度、土耳其、南非等將面臨更加進退兩難的局面。
美學者:中國是首個做出承諾的發展中國家,值得大加贊賞
路透社22日援引美國智庫全球能源監測組織(GEM)的數據稱,中國承諾停止在海外建設煤電項目,可能會影響44家燃煤電廠。這意味著500億美元的投資蒸發,每年減少2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而某電力集團資深人士向觀察者網透露,其實中國在兩三年前已經開始放緩海外燃煤電廠的項目融資節奏。雖然目前境外仍有不少燃煤電站項目在運作,但后續項目融資環節肯定受到不同程度影響。“通俗地講,就是新的項目不能再上了,而已經在建的項目影響不大。”
“中國的聲明是今年氣候方面最重要的進展之一,因為它很可能標志著對燃煤電廠的國際公共融資的結束。”全球能源監測組織煤炭項目主管西勒(Christine Shearer)預測,未來將會有許多國家轉而使用替代的清潔能源發電。
中國的決定同樣獲得了節能減排領域專業人士的認可。
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RDC)主席巴普納(Manish Bapna)表示:“在COP26前宣布這一決定,是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為中國和其他主要國家在國際、國內實現更宏偉的氣候目標打開了大門。”
全球環境與發展智庫世界資源研究所副所長蒙特福德(Helen Mountford)告訴半島電視臺,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轉折點,人們不再使用世界上最骯臟的化石燃料”。
另據英國《衛報》報道,前聯合國氣候問題外交官、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研究員伍德羅夫(Thom Woodroofe)將這一承諾形容為“劃出了明確界限”。他說,這進一步證明了,中國了解“可再生能源為未來鋪平了道路”。
美國波士頓大學的全球發展政策中心主任加拉格爾(Dr Kevin Gallagher)在一份聲明中說,中國是第一個做出上述承諾的發展中國家,“值得大加贊賞”。
“關閉水龍頭很重要。”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源中心高級研究員桑德羅(David Sandalow)稱,中方的決定向世界各地的電力開發商們傳遞出一個強烈的信號,即任何新的燃煤電廠在未來都將面臨巨大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