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聯合國10月6日電(記者王建剛)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戴兵6日在紐約舉行的第76屆聯合國大會第二委員會一般性辯論上表示,支持幾內亞代表“77國集團和中國”所作的發言,強調團結合作是應對當前這場危機的唯一選擇。
戴兵說,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肆虐,吞噬全球減貧和發展成果,世界經濟復蘇分化失衡,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面臨新的挑戰。團結合作是應對這場危機的唯一選擇。各國應深化國際發展合作,共謀可持續發展,為加快落實2030年議程和疫后復蘇注入新的動力。
戴兵表示,應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突出位置,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要堅決摒棄“疫苗民族主義”,把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確保疫苗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彌合“免疫鴻溝”。
他強調,國際社會應把發展置于全球宏觀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關注發展中國家的特殊需求,著力解決國家間和各國內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要把減貧作為最優先事項,同時重點關注糧食安全、教育、數字經濟、互聯互通等與民生密切相關的領域。
戴兵說,各國應以疫后復蘇為契機,加快綠色低碳轉型,促進經濟、能源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要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發達國家應切實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持,盡快兌現1000億美元的氣候資金承諾。各方應共同推動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取得的積極成果,為全球生態環境治理凝聚更多國際共識。
關于堅持多邊主義,戴兵說,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積極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要構建更加平等均衡的全球發展伙伴關系,加強南北合作,深化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增強發展中國家的自主發展能力,進一步提升其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為全球疫后復蘇和可持續發展做出重要貢獻。中方愿同各方加強溝通合作,共同推動“全球發展倡議”,為加快落實2030年議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繼續做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