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如果說烏克蘭較量是第一戰(zhàn)場,那普京已經(jīng)開辟了第二戰(zhàn)場,那就是天然氣必須盧布結算。
看上去不按常理出牌,但這完全符合普京的個性。
戰(zhàn)爭進入第34天,西方對俄羅斯開始了全面絞殺。俄羅斯的反擊突破口,就是天然氣,按照普京的命令, 俄羅斯央行、政府以及俄天然氣公司,將要求西方國家,最晚3月31日前,必須用盧布來購買的俄羅斯天然氣。
請注意,最后時間是 3月31日。
俄總統(tǒng)發(fā)言人佩斯科夫說: “我們不會無償提供天然氣,這一點是明確的。處于我們的情況,幾乎不可能也不適合(對歐洲客戶)做慈善。”
此前,普京宣布: 俄羅斯向“不友好國家和地區(qū)”供應的天然氣,將只接受以盧布付款。
他的原話是: “對我們來說,繼續(xù)把商品運送到歐盟和美國,然后收到歐元、美元或其他貨幣這件事,已不再有意義。”
想要天然氣,那就拿盧布來,俄羅斯不會做慈善。
可以說,感覺普京這一招,看似不按常理出牌,至少是 一箭三雕:
第一,減少對外匯依賴,反正美元和歐元不靠譜,這也是對西方的反擊;
第二,有助于強化盧布,盧布被你們搞得斷崖式貶值,現(xiàn)在你們必須給我主動買盧布來付賬;
第三,你們不是要脫鉤嗎?你們不是要制裁俄央行嗎?你們不是要將俄羅斯踢出SWIFT嗎?現(xiàn)在你們必須來交易,制裁自然就破了。
按照常理,俄羅斯經(jīng)濟越受打擊,越需要外匯,越要維護住最后的客戶;但普京偏偏劍走偏鋒,就是對準你們開刀,要買氣,拿盧布來。
這就是普京,即使被逼到墻角,也能找到角度反擊,最終開辟了這個第二戰(zhàn)場。
歐洲很頭疼,時間很緊迫了,怎么辦?
剛剛看到,七國集團能源部長緊急碰頭,然后表態(tài)了:俄羅斯,你這樣做,違約!
德國經(jīng)濟部長哈貝克昨天是這樣說的,七國集團部長們一致認為:“這是(俄羅斯)單方面的明顯違背了現(xiàn)有協(xié)議。用盧布付款是不可接受的……我們呼吁有關公司不要遵守普京的要求。”
烏克蘭危機爆發(fā)后,西方對俄羅斯進行了一輪又一輪的制裁,西方企業(yè)扭頭就走,俄羅斯人海外資產(chǎn)被扣押,甚至連俄羅斯的貓貓狗狗都被制裁了,現(xiàn)在,西方國家談論契約精神了!
到底是什么才是契約精神呢?
當然,哈貝克也分析了,如果不是普京覺得自己“被逼到墻角”,也就不會提出這樣的要求。
不排除這樣分析是對的,但歐洲的問題是很現(xiàn)實的。
看德國財政部長林德納的表態(tài),就更意味深長一些。
林德納上周接受德國《世界報》采訪時說,他建議德國的能源企業(yè)不要使用盧布購買俄羅斯的天然氣。
為什么?
“因為普京正在努力改善經(jīng)濟狀況。如果你用盧布支付——如果你完全用盧布支付——那么就會增強他的貨幣。”
但林德納補充了一句,決定權在德國企業(yè)。
什么意思?
政府的建議,是不要用盧布支付;但最終支付不支付,你們企業(yè)自己決定。
德國政府也很無奈,因為道理很簡單:俄羅斯有氣,歐盟沒氣,氣是剛需。
要知道,歐盟國家一半以上的能源產(chǎn)品依賴進口,其中,俄羅斯提供了41%的天然氣、46%的煤炭和27%的石油。尤其是德國,55%的天然氣供應依賴俄羅斯。
德國就很明確,如果完全禁止俄羅斯能源進口,冬天就沒法過了,經(jīng)濟也會全面衰退。保加利亞總理佩特科夫則說,保加利亞支持一切對俄制裁,但油氣禁令除外,“我們別無選擇,只能要求豁免,我們太依賴了”。
普京也是看準了這一點,果然出擊。
畢竟,在金融、科技等領域,俄羅斯完全是被動挨打,面臨全面絞殺。俄羅斯最硬氣的反擊籌碼,一是核武器,但戰(zhàn)略威懾可以,打就真洪水滔天了;另一個就是能源,就是看準了西方軟肋,果斷開辟第二戰(zhàn)場。
普京這次是防守反擊:我只要盧布,不要你們的美元歐元。
美國在哪里呢?
要知道,美國一直鼓動歐洲別用俄羅斯能源。拜登最近訪問歐洲期間,美歐還達成協(xié)議,美國今年將努力額外提供150億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氣,“幫助”歐洲擺脫對俄能源供應的依賴。
看似很不少了,但依然是杯水車薪。
路透社一篇文章,就很不屑地分析說:“這仍然遠遠不能取代俄羅斯天然氣進口。要知道,歐盟去年從俄羅斯就進口了約1550億立方米天然氣。”
更別提,美國已經(jīng)開足馬力生產(chǎn)了,而美國送到歐洲的額外天然氣,原本也是要出口到其他地方的,現(xiàn)在歐盟多了一些,其他地區(qū)就少了,全球供應仍舊偏緊,仍舊需要俄羅斯天然氣。
時間很緊了,俄羅斯正在擰緊天然氣閥口,最后會怎么收場?
看雙方表態(tài)都很強硬,感覺這是像一場比誰先眨眼的較量,就看誰在最后一刻前服軟。
第一,歐洲賭俄羅斯不敢斷氣。斷了,你們的收入就更少了。但從目前來看,俄羅斯真豁出去了,真會斷供。都被逼到這個地步了,還怕什么?我們不做慈善。
第二,俄羅斯賭歐盟肯定會服軟。畢竟,缺氣的是歐盟。沒了氣,老百姓會上街,經(jīng)濟會衰退,政府要下臺。等你們歐盟一切準備好了不需要俄羅斯天然氣了,俄羅斯再動手,那就晚了,要動手就現(xiàn)在。
第三,不排除最后妥協(xié)結果。歐盟政府一咬牙一跺腳,最后一扭頭:我不管了,你們企業(yè)自己做決定。于是,歐洲企業(yè)抹一把眼淚,趕緊去找俄央行買盧布。美國大驚,哀嘆:我圍堵之功,毀于一旦!
第四,不排除還有一種可能性,以物易物。很可能就是下一步,西方你不是還斷供俄羅斯芯片嗎?那對不起,以后我們以物易物,想要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鈾、鎳等,你們拿芯片等來換。
看目前這架勢,以普京做事的風格,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