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歐盟醞釀對俄羅斯追加新一輪制裁之際,歐洲國家內訌不斷。
在對待俄羅斯的問題上,歐洲想要一條心。
但是,越是想要統(tǒng)一步伐,便越是困難。
就在歐盟醞釀對俄羅斯追加新一輪制裁之際,歐洲國家內訌不斷。
擔心法國“選錯”了人
4月10日,法國選民將參加第一輪總統(tǒng)選舉投票。目前,最受歡迎的總統(tǒng)候選人是現(xiàn)任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
但有媒體指出,馬克龍在民調中的領先優(yōu)勢并不大,甚至與對手極右翼政黨“國民聯(lián)盟”的候選人瑪麗娜·勒龐的差距正在縮小,“俄烏沖突似乎正在傷害他”。這么說是因為,新冠疫情疊加俄烏沖突,令歐洲的通貨膨脹率持續(xù)走高,油價高漲。雖然馬克龍一直試圖在俄烏之間扮演中間人的角色,但《紐約時報》指出,瑪麗娜·勒龐卻將注意力集中在了法國選民最關心的經濟問題上。
瑪麗娜·勒龐同支持者在一起。圖源:nyt
“她(勒龐)對生活成本問題的耐心和關注引起了數(shù)百萬法國人的共鳴。在過去一年油價上漲超過53%后,這些法國人正在努力維持生計。”
而在歐美媒體的描述中,瑪麗娜·勒龐“對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的友好由來已久”。一些歐洲人擔心法國人“選錯”了人,會“威脅到歐洲的統(tǒng)一,讓歐盟面臨英國‘脫歐’以來最大的危機”。
拉攏似要遠去的匈牙利
而另一個歐洲國家匈牙利,當?shù)剡x民在3日的選舉中,讓歐盟和北約的“眼中釘”、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再度連任。
在美國和一些歐洲人眼里,歐爾班是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的“盟友”,無論他本人是否同意。只因為匈牙利沒有加入西歐國家的隊伍,向烏克蘭提供武器,也反對歐盟內部對俄羅斯油氣實施禁運的要求。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甚至公開指責歐爾班是“歐洲幾乎唯一公開支持普京的人”。
不過,對于外界怎么看自己,歐爾班本人極為不屑。“我們贏得了一場如此巨大的勝利,你也許可以從月球上看到它,當然也可以從布魯塞爾看到。”他在勝選后這般挖苦歐盟道。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圖源:nyt
但即便如此,烏克蘭的近鄰波蘭依舊試圖要將看似“漸行漸遠”的匈牙利拽回來。“我們必須尊重匈牙利的民主選舉……匈牙利是支持制裁(俄羅斯)的。”4日,波蘭總理馬泰烏什·莫拉維茨基說道。
批德國是“最大絆腳石”
一邊拉攏匈牙利,莫拉維茨基也不忘公開踩一腳德國:“德國卻是制裁道路上最大的絆腳石。”
盡管自從俄羅斯宣布對烏克蘭采取特殊軍事行動起,德國總理朔爾茨就將北溪二號項目擱置起來,德國也表示正在減少對俄油氣的依賴,但時至今日,朔爾茨依舊表態(tài)稱禁運俄羅斯油氣將導致經濟衰退,不愿立即禁運。
4日,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在一場新聞發(fā)布會上公開指責朔爾茨,呼吁德國加入其他歐盟國家的行列、對俄羅斯天然氣實施禁運。他向德國的政客和商人們喊話,稱他們應當聽一聽烏克蘭人的聲音。
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圖源:路透
莫拉維茨基甚至還將矛頭指向了德國前總理默克爾。他批評默克爾在俄烏沖突爆發(fā)后始終沉默不語,稱正是德國在過去10到15年的政策“導致俄羅斯通過其對原材料銷售的壟斷,擁有現(xiàn)在的實力”。
而就在前一天,波蘭副總理卡欽斯基也批評德國,稱德國與法國對俄羅斯有著“強烈的傾向”。“你們不能一直這樣,通過支付數(shù)十億美元購買能源產品,支持俄羅斯這樣的大國。”卡欽斯基說道,“這必須結束,德國最終應該對此采取明確立場。”
拉脫維亞“不幸破功”
即便是因為與俄羅斯的歷史恩怨,此前在對俄制裁等問題上態(tài)度鮮明的波羅的海國家拉脫維亞,也不得不在成本問題上再三考量、痛苦抉擇。
4月2日,面對俄羅斯以盧布進行天然氣貿易結算的要求,拉脫維亞天然氣儲存運營商Conexus Baltic Grid的首席執(zhí)行官巴利斯嚴肅地表示,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立陶宛三國自4月1日開始不再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儲存在拉脫維亞地下的天然氣將滿足波羅的海國家的天然氣需求。”
拉脫維亞天然氣公司。圖源:GJ
但巴利斯放話還不到24小時,就破了功。拉脫維亞天然氣公司3日宣布,正在考慮以盧布支付俄羅斯天然氣的可能性。“盧布的結算程序并未正式違反制裁制度,而且是可能的。”公司的新聞稿寫道。
而斯洛伐克經濟部長蘇利克則在3日宣布,斯洛伐克同意使用盧布支付的方式向俄羅斯購買天然氣。蘇利克說,俄天然氣占斯洛伐克天然氣進口的約85%,斯洛伐克有必要在天然氣貿易上“保持務實態(tài)度”。
畢竟,就像奧地利財長布倫納說的,在制裁方面,“你必須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