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會不會升級為核戰爭?圍繞這個問題,美俄開啟了互懟模式。俄方暗示,有人真的想發動核戰;美方則批評俄方不負責任。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 柯比
他(拉夫羅夫)的言論毫無幫助、毫無建設性。在公開場合談及核戰爭的威脅,不該是一個負責任的核大國應有的姿態。有一點我是贊同拉夫羅夫外長的,那就是核戰爭打不贏,也不該打,俄烏沖突也沒有理由升級到核戰爭的地步。 此前一天,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接受俄媒專訪時警告,不應低估眼下發生核戰爭的風險。
俄羅斯外長 拉夫羅夫
?。ê藨馉幉豢山邮埽┦俏覀兊脑瓌t立場,也是我們的出發點。我們當然不希望核戰爭風險被人為地夸大,指的就是那些所謂的受人尊敬的政治人物。然而,核戰爭的風險現在確實非常大,有很多人希望這么做(發動核戰爭)。這一風險是嚴重的、真實的,不容低估。 俄外長:核戰爭風險“不容低估”
事實上,近幾個月來在公開場合頻頻談及核戰威脅的正是美國自己。俄烏戰事開始后,尤其是俄總統普京2月底宣布上調戰略力量戰備等級后,美國政府和輿論不斷炒作俄羅斯可能會使用核武器,尤其是戰術核武器的問題。
美媒:美情報部門密切關注俄核力量動向
據《新聞周刊》網站報道,美國情報部門正密切關注俄軍可能發動核打擊的跡象,包括圖-95和圖-160轟炸機部隊等,尤其關注的是“伊斯坎德爾”導彈。
美國科學家聯合會核問題專家漢斯·克里斯滕森透露,俄軍目前共有大約1000-2000枚戰術核武器,其中大部分通過空中或海上平臺發射,只有大約100枚由地面部隊掌管。美軍一位高級高官表示,通過空中等平臺發射的巡航導彈容易被擊落,只有“伊斯坎德爾”可以確保穿透防空網。
俄羅斯紅星臺記者
自特別軍事行動開展以來,烏克蘭軍隊就一直試圖攔截這種特殊的導彈系統,然而每次(“伊斯坎德爾”)導彈都命中了目標。
上圖是俄媒25日公開的“伊斯坎德爾”導彈發射現場。
俄軍指揮官 米哈伊爾 導彈在發射時進行了反攔截的機動操作,因此,敵方的探測設備無法追蹤導彈的去向。另外,導彈的速度非常快,所以他們無法探測到。
“伊斯坎德爾”:核常兼備 型號多樣
俄軍從2010年底開始換裝“伊斯坎德爾”,以替代老舊的“圓點”導彈;2019年,換裝工作全部完成?,F役的“伊斯坎德爾”系列分為多個型號,其中最常見的是K型巡航導彈和M型彈道導彈,可搭載常規及核彈頭。
在此次俄烏沖突中,“伊斯坎德爾”是俄軍最重要的精確打擊手段之一。
負責“伊斯坎德爾”計算程序的俄軍指揮官 丹尼斯 計算過程很流暢達到了自動化的程度,即使是在夜里被叫醒,我們也能自信、順利地采取行動,清楚地知道每個數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