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分子
5月3日,韓國疾控機構(KDCA) 表示,在海外入境感染者中檢測出首例輸入型BA.2.12.1變異毒株感染病例。與此同時,新加坡近期也報告出現兩例奧密克戎BA.2.12.1變異株社區病例。
同一天,美國疾控中心(CDC)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BA.2.12.1毒株已占全美新冠感染新增病例的36.5%,在過去兩周內漲幅近100%。外媒5月4日報道稱,BA.2.12.1或將很快取代BA.2變異毒株,在美國占據主導地位。不僅如此,這一“迄今為止傳播最快”的變異毒株正在掀起美國新一輪的疫情浪潮。
與此同時,可以逃避免疫抗體,讓人重復感染的奧密克戎新變種BA.4和BA.5正在南非肆虐,并已傳入美國。美國衛生專家稱,“這似乎是一本永無結局的長篇小說的最新篇章”,BA.4和BA.5在南非的快速增長預示著美國未來可能出現的場景。而在奧密克戎家族的多種變異株肆虐全球之際,以色列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此前肆虐全球的德爾塔毒株也并未徹底消失,仍在“隱秘傳播”。研究人員警告說,德爾塔毒株可能會“卷土重來”。
▲美國各地區新增感染病例中BA.2.12.1(紅色)與BA.2(粉色)占比。圖據美國CDC
迄今為止最具傳染性的新冠變種
在美國掀起新一輪疫情浪潮
BA.2.12.1是奧密克戎BA.2亞型變異的一個分支,也是“迄今為止最具傳染性的新冠變異毒株”。根據美國CDC的數據,這一新變種的傳播速度比上一代BA.2快了27%,而BA.2的傳播速度又比原始的奧密克戎毒株快了30%。
據美媒5月3日報道,BA.2亞型3月19日前僅占全美新增感染病例的1.5%。然而,不到一個月后,在截至4月16日的一周,BA.2.12.1已占美國所有確診感染病例的19%。而在這一變種最初出現的美國東北部地區,其所占比例已高達新增病例的61%,增速幾乎是其他地區的兩倍。
隨著BA.2.12.1快速傳播,與前一周相比,美國大多數地區的病例正呈上升趨勢,華盛頓、密西西比州、佐治亞州、緬因州、夏威夷、南達科他州、內華達州和蒙大拿州的新增感染病例增長高達50%以上。美國7天平均感染病例數已從3月底的每天2.5萬例上升至超5.6萬例,增幅超100%。
此外,自上周以來,每日平均住院人數也出現了約10%的增長。美媒稱,這些數字是不可否認的,即使報告數據并不準確,但美國的新冠新增病例和住院人數出現了顯著的上升趨勢。
報道指出,目前沒有證據表明BA.2.12.1會導致比原始奧密克戎毒株及其各種亞型變種更為嚴重的癥狀,但其傳播能力的提高是顯而易見的。不僅如此,根據“熱點”地區紐約州的最新數據顯示,自3月7日以來,全州范圍內的新冠病毒再感染率,無論是突破性感染病例還是未接種疫苗者的再感染率,都在不斷上升,但具體原因尚不清楚。
▲美國洛杉磯國際機場航站樓,戴著口罩的乘客們匆匆走過
BA.4和BA.5也來了:
可逃避免疫抗體,讓人重復感染
美媒稱,根據BA.2.12.1目前的傳播速度,其可能很快將取代4周前才開始在全美占據主導地位的BA.2。不過,這遠不是終點。BA.2.12.1并非科學家們正在密切關注的唯一奧密克戎新變種。上周,美國發現了奧密克戎兩種新亞型BA.4和BA.5變種的首批病例,并證實這兩種毒株已開始在美國傳播。
據紅星新聞此前報道,BA.4和BA.5分別于1月和2月在南非被發現。而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最新數據,過去兩周,南非的新增感染病例以每周兩倍的速度猛增,使得BA.4和BA.5在南非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我們剛確定了BA.2.12.1,然后BA.4和BA.5又來了?這似乎是一本永無結局的長篇小說的最新篇章。”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傳染病專家Peter Chin-Hong博士說。報道稱,BA.4和BA.5在南非的快速增長預示著加州和美國未來可能出現的場景。
目前,這兩個新變種已開始在全球傳播。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資助的Outbreak.info網站數據顯示,BA.4序列已在15個國家及地區被報告,BA.5已在全球13個國家及地區出現。
與BA.2.12.1一樣,BA.4和BA.5同樣比上一代奧密克戎毒株更具有傳染性。不僅如此,最新的研究顯示,這兩種新變種似乎可以逃避免疫,讓人重復感染。
據外媒5月3日報道,一項5月2日發表的預印本研究指出,BA.4和BA.5可以逃避人體內由奧密克戎毒株BA.1感染所產生的抗體。此外,它們還能逃避接種疫苗及突破性BA.1感染產生的抗體。
報道稱,南非近兩周的疫情,似乎也印證了這一結論。在此前BA.1掀起的疫情之中,南非有近90%的人口已具有了免疫力。Peter Chin-Hong指出,但在這樣的情況下,南非近日感染病例的激增,意味著新變種會導致更多的再次感染,即便是此前已感染過奧密克戎病毒的人也無法幸免。
南非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測試了人體血液中抗體使BA.4和BA.5病毒失效的能力。在未接種疫苗但最近剛從BA.1感染中康復的人身上,其抗體中和BA.4和BA.5病毒的能力下降了7倍多。而在接種過疫苗但最近出現BA.1突破性感染的人群中,抗體中和病毒的能力下降幅度較小,大約下降了3倍。
需要指出的是,世界衛生組織將中和作用下降8倍作為失去有效保護的閾值。專家認為,總體而言,這一發現不是什么好消息。即使是此前12月或1月曾感染過奧密克戎毒株的人,也可能因新的變異毒株再次感染。因此,研究人員表示,“BA.4和BA.5有可能導致新一波感染浪潮出現,接種疫苗和加強針至關重要”。
領導這項研究的非洲衛生研究所病毒學家亞歷克斯·西加爾表示,同德爾塔和BA.2.12.1一樣,BA.4和BA.5在基因突變點L452發生突變。這一突變有助于新冠病毒更緊密地與人體細胞相結合,并躲避試圖阻止病毒入侵細胞的抗體,使其更具傳染性,這也是德爾塔毒株最關鍵的突變點位。
他還指出,令人費解的是,BA.4和BA.5還在基因突變點L486發生了變異。而此前在這個點位發生變異的病毒都表現不佳,紛紛失敗了。“突然之間,它就成功了。所以我們不知道那是什么。”西加爾說道,“我懷疑這是一個嚴重的逃逸突變,意味著它幫助病毒躲避我們的免疫系統。”
▲奧密克戎家族
德爾塔毒株可能卷土重來?
以色列研究團隊:仍在“隱秘傳播”
與此同時,在奧密克戎家族的多種變異株肆虐全球之際,德爾塔毒株也并未徹底消失。
據央視新聞5月4日報道,以色列內蓋夫本—古里安大學當地時間5月2日發布公報說,研究團隊發現,在變異新冠病毒奧密克戎毒株加速傳播之際,德爾塔毒株仍在“隱秘傳播”。研究人員警告說,德爾塔毒株可能會“卷土重來”。
研究人員對去年12月到今年1月期間以色列南部城市貝爾謝巴的廢水進行了監測,結果發現,在奧密克戎毒株加速傳播之際,德爾塔毒株并沒有就此消失,而是仍在“隱秘傳播”。
而研究團隊開發的預測模型顯示,未來幾個月內,奧密克戎毒株的傳播將“逐漸減弱甚至消失”,但德爾塔毒株仍將保持傳播,這可能會導致新一波德爾塔毒株感染潮或出現新的有威脅性的變異毒株。
迄今,世界衛生組織已確定5種“需要關注”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分別為阿爾法、貝塔、伽馬、德爾塔和奧密克戎。由于前三種毒株的傳播力已顯著減弱,世衛組織今年3月將其分類為“以前傳播的需要關注毒株”,將德爾塔和奧密克戎毒株分類為“正在傳播的需要關注毒株”。
紅星新聞記者 徐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