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李巖
國防部今晚發布消息稱,根據中俄兩軍年度軍事合作計劃,5月24日,兩國空軍在日本海、東海、西太平洋海域上空組織實施例行性聯合空中戰略巡航。
央視軍事披露稱,俄國防部公布了俄空天軍圖-95MS轟炸機與中國空軍轟-6K轟炸機聯合巡航的視頻。
第四次
政知道梳理發現,中俄兩軍聯合空中戰略巡航始于2019年,此番是第四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前三次分別是:
2019年7月23日,中國與俄羅斯兩國空軍實施首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當時中方派出2架轟-6K飛機,與俄方2架圖-95飛機混合編隊,位日本海、東海有關空域按既定航線組織聯合巡航。
2020年12月22日,中俄兩國空軍位亞太地區組織實施第二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中方派出4架轟-6K飛機,與俄方2架圖-95飛機聯合編隊,位日本海、東海有關空域組織聯合巡航。
2021年11月19日,中國與俄羅斯兩國空軍位亞太地區組織實施聯合空中戰略巡航。中方派出2架轟-6K飛機,與俄方2架圖-95MC飛機聯合編隊,位日本海、東海有關空域組織聯合巡航。
有何不同?
對比幾次聯合巡航,從時間上看,2022年度實施聯合巡航的時間是四年里最早的一次。
△轟-6K(資料圖)
從巡航空域來看,前三次中俄兩軍均在日本海、東海有關空域進行巡航。根據國防部通報,此次巡航空域首次加入西太平洋海域上空。
軍事專家王明亮此前做客央視欄目分析稱,中俄以往的幾次聯合巡航聚焦東海、日本海空域。這說明東北亞相關區域是中俄兩國共同關切的利益區。
而此次聯合巡航范圍有所拓寬,軍事評論員宋忠平向政知道分析指出,這首先彰顯了中俄兩軍的軍事實力、裝備能力。“可以看到,這次戰略巡航的范圍是比較大的,這對護航戰機、轟炸機的航程、耐久度以及飛行員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再有,如此大范圍的聯合巡航,也體現出中俄兩軍信賴、合作程度的加深。
去年中俄兩軍實施空中聯合戰略巡航時,央視新聞客戶端刊文援引專家分析稱,空中戰略巡航的任務,一是帶有訓練的性質,就是讓飛行員熟悉航線、熟悉發射陣位。二是在一些重要的國際公共空域要建立存在。第三是如果跟相關潛在對手出現一些矛盾特別僵化、甚至激化的情況下,它也是一種施加必要壓力的一種手段。
2020年和2021年中俄聯合空中戰略巡航,國防部發布的通報均指出,中俄雙方開展聯合空中戰略巡航旨在進一步發展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提升兩軍戰略協作水平和聯合行動能力,共同維護全球戰略穩定。此次行動是中俄兩軍年度合作計劃內項目,不針對第三方。
國防部今天的通報中指出,此次巡航系根據中俄兩軍年度軍事合作計劃的例行性聯合空中戰略巡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