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章丘相公中學安置點,志愿者們正在傳送愛心物資。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夏侯鳳超攝
風雨無情,人間卻有真情。受臺風“利奇馬”影響,連日來的暴雨造成章丘部分村莊被淹、村民被困。在這場救援中,四面八方而來的救助凸顯著人性之光。眾多的志愿者憑借自身微薄的力量,凝聚成一種守望互助的脈脈溫情,讓人肅然起敬。
最快傳送
人力傳送30秒卸完物資
“快看,外面的志愿者們把這些送來的物資傳得可真快啊!”13日上午,在章丘相公中學臨時安置點,許多村民和前來幫忙的志愿者們看著學校禮堂前的一幕,紛紛拿起手機記錄下這一時刻——幾十位志愿者舉起雙臂變成“傳送帶”,將愛心車輛里的物資迅速傳送到愛心物資暫放地——學校禮堂里。
此時,天還下著小雨,禮堂外的愛心物資搬運接力正在進行。車輛停到禮堂門口后,立即有男性志愿者上前運輸物資,臺階上三四十位身穿橙色服裝的志愿者有序排列,他們舉起雙臂,以手為傳送帶,運到了最后放置物資的志愿者手中,一車物資迅速卸完。整個運輸過程只用了短短30秒,現場演繹了“愛心加速度”。
在這支志愿者隊伍中,62歲的章丘義工徐艷梅十分顯眼。在物資運輸工作中,她絲毫不含糊,在這場愛心傳遞中,她站在隊伍中間的位置,傳遞起物資來游刃有余。“早晨九點半就騎電動車過來了,我們這次一共來了七八十個人。”她坦言,自己退休在家沒事,就想著出來獻愛心,經朋友介紹,她加入了章丘義工的隊伍。“這次也是聽說這里情況比較嚴重,想著來幫幫忙,就報名了。”徐艷梅說,從早晨到現在她都顧不上喝水,手里的活兒一直沒停,一直在幫忙。“但是心里覺得能盡分力就挺滿足的。”
最暖堵車
物資放置點外排長龍
自受災村民來到安置點之后,愛心人士源源不斷送來食物、飲用水、衣物等物資,將學校的禮堂堆放得滿滿當當。12日21時左右,有一家三口駕車趕到安置點,孩子很小還抱在懷中,他們送來了礦泉水、方便面、衣服等,匆匆卸下東西就走了。幾乎與此同時,一位小伙子也開車送來了方便面和礦泉水。
到了13日,在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的報道下,越來越多的物資紛紛涌入了安置點,學校禮堂也成了新的暫放地。
禮堂前,載著愛心物資的車輛有序排起了長隊。這些車里,有的是下班后特意帶著被子、礦泉水或食物趕來的私家車主,不少是年輕的面孔,有的是聞訊趕來帶著大大小小包袱的企業車輛。在卸車點,有幾十位各行各業的志愿者幫助卸車,完畢后迅速離開。
“去前面記錄了嗎?”每一輛愛心車卸貨前,都有志愿者上前問一句,但不少私家車主匆匆擺了擺手,說不用登記,就趕緊忙著卸貨。除了濟南本地的愛心人士之外,還有淄博等地的車輛來此送愛心物資。
記者注意到,盡管卸車速度非常快,但卸車點前仍然排起了十幾米長隊,六七輛愛心車有序停放,跟著前面卸貨的車緩慢前進,成為安置點內一道溫暖人心的風景。
最美志愿者
更多年輕人來幫忙
在相公中學臨時安置點,除了村民,更多年輕的志愿者也忙碌地穿梭其中。13日一早,安置點內來了幾個年輕人,他們抱著幾箱泡面和礦泉水匆匆趕來。“我們是從市區來的,聽說了章丘這邊受災的情況,看看能不能過來幫幫忙。”即將上大三的馮瑀說,自己是齊魯師范學院的學生,和其他幾個朋友一起過來的,一共六個人,年齡最小的才剛剛高中畢業。今天他們特意過來,除了送物資之外,還想盡自己的微薄之力,有需要幫忙的地方做服務志愿工作。
15歲的葉卓群就是相公中學的學生,馬上就要上初三了。暑假到了,聽聞自己學校現在成了臨時的安置點,他趕緊報名過來幫忙。從12日晚上6點一直到13日中午,熬了個通宵的小伙子仍然在幫著愛心車輛卸貨。“希望自己能盡點微薄之力。”他說。
學校的許多老師也紛紛成為志愿者的一員,服務村民、發放飯菜等工作都在有序進行。鎮上的工作人員忙著發放物資,送餐的愛心飯店志愿者給村民發放食物,還有數不清的好心人在為安置點的村民的正常生活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