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8月15日電(記者趙久龍)近日,南京市農業農村局等部門聯合出臺關于盤活農村集體土地促進鄉村振興的若干政策措施,共5大項15條,明確將以盤活農村集體土地資產為突破口,深化農村土地改革,“喚醒”農村的“沉睡資產”,促進鄉村振興。
南京市農業農村局總經濟師湛中林介紹,南京已完成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全市農村集體土地共有667.8萬畝,其中556萬畝農用地、104.8萬畝集體建設用地。據了解,南京農用地大部分通過流轉實現了規模經營,利用較為充分。公益性建設用地、宅基地及農房等集約節約利用水平仍有待提高。
據介紹,新出臺的措施從統籌城鄉融合發展空間、加強集體建設用地高效利用、穩慎推進宅基地管理與改革、推動農村土地資產化、持續提升耕地質量效益5大方面提出15條具體政策。包括探索點狀供地,創新鄉村旅游供地模式,學習上海將閑置農房打造成“一庭院一總部”或變身為“嵌入式”養老院等等。
湛中林透露,15條政策中,要率先落實兩項最基礎的政策。一是加快做好各類集體建設用地確權工作,推進具有法律效力的集體土地使用權證發放。二是加快推進房地一體的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2020年底前必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