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市住建委獲悉,2018年到2020年,北京市計劃對7000余戶農村危房進行翻建或修繕加固等改造,目前已開工3700戶。預計到今年年底,7000戶農宅改造將基本完成。懷柔區懷北鎮鄧各莊村村民田大爺的家是典型的磚木混合承重房屋,建于上世紀80年代,由于缺乏正規的設計與施工監管,房屋基本沒有抗震設防措施,經鑒定房屋危險性評定等級為C級,屬于局部危房。按照相關政策規定,評定為C級的房屋可以拆除重建,也可以加固改造。在與田大爺一家商量后,他最終選擇了加固改造。
兩個月前,田大爺的房子成為懷柔區今年首批農村危房修繕加固改造的試點農宅之一,而今年懷柔區將要完成70戶農宅的修繕加固改造。
“采用我們的加固方法,田大爺家60平方米的房子面積不會因為加固而變小。”北京建工研究院的項目負責人劉航博士告訴北青報記者,他們研發的技術是“砌體房屋預應力抗震加固技術”,也是“北京市農村危房改造維修加固技術方案目錄”中的一種。在不破壞原有保溫層的前提下,該技術通過沿被加固墻體的兩側每隔一定間距布置高強度鋼絞線,并施加豎向預應力,就好像給危房加上了“緊箍”,抗震安全性大幅度提高。
劉航介紹,與傳統加固方案相比,他們的加固方法不需增加墻體厚度,房間的使用面積不會減少,房屋內部還實現了整體翻新。同時,該技術可以節省加固材料,降低約三到四成工程造價,施工周期只需要20天。
據了解,去年起北京市啟動“2018年到2020年三年農村危房改造計劃”。同時,結合本市農宅實際情況,推出了一系列惠民政策。比如,制定印發了《北京市農村4類重點對象和低收入群眾危房改造工作方案(2018-2020年)》,給予符合要求的危房改造農戶市區兩級補助6.8萬元;制定印發了《北京市抗震節能農宅建設工作方案(2018-2020年)》,給予符合要求的抗震節能農宅新建翻建和抗震節能綜合改造農戶市級獎勵2萬元。(記者 李天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