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國內 > 正文

糧庫用上“云大腦”水運糧食通四方

來源:齊魯晚報編輯:胡浩亮發布時間:2019-08-19 15:10:23

糧庫

  滕州魯班紀念館內,一個個老農具展示出當地厚重的糧食文化底蘊。

  早在數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棗莊就有先民在此開啟農耕文明。如今,勤奮的棗莊人不滿足于昔日的輝煌,從糧食生產到糧食倉儲,從糧食物流到糧食交易,立足魯西南、輻射魯豫蘇皖的糧食發展藍圖正在逐漸變成現實。

  滕州北辛文化遺址

  發現八千年前谷物

  薛河是棗莊的母親河,兩岸地勢平緩,土地開闊,時至今日,周邊仍是重要的糧食產區。有了糧食,自然得加工處理,根據當地民間流傳,工匠始祖魯班就是在這里發明的石磨。

  石磨飛轉,添進去的是一勺勺麥粒,磨出來的是雪白的面粉,把人類一下子推進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文明時代。滕州魯班紀念館館長馬安源介紹,滕州城北二十里的龍山村,村前小河旁有個地方叫“百家石”,相傳就是魯班率領“百家石匠”造石磨的地方。

  傳說畢竟是傳說,可棗莊糧食生產和消費的歷史確實久遠。如果不是路邊指示牌的提醒,很少有人會注意到滕州官橋鎮北辛村古薛河南岸綠油油的田野有什么特別之處。而在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王芬看來,此處堪稱海岱考古圣地。“這里是北辛文化的發現地和命名地,是黃淮地區發現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很有可能是大汶口文化的源頭。”

  從茹毛飲血到刀耕火種,八千年來,北辛的土地反復上演春華秋實的一幕。“北辛遺址發現的粟米顆粒,是目前已知我國北方地區發現的最早糧食作物之一。”正因為如此,王芬直言,這里是齊魯大地最初的文明曙光。

  引入最先進生產線

  加強產學研合作

  糧食生產基礎好、品質好,有殷實的“家底”作支撐,棗莊的面粉加工業也發展得風生水起。

  步入棗莊銀牛面業有限公司廠區,一座嶄新的制粉車間大樓昂首在晴空之下。這是該廠今年7月中旬剛剛投入試運行的一條生產線,采用瑞士布勒面粉加工設備,主體車間全封閉運行。“這是目前歐美允許出口的最先進設備,代表著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水準。”公司總經理范艾軍說。

  銀牛面業的前身薛城面粉廠曾是一家國有企業,始建于上世紀90年代,位于棗莊老火車站附近。后來,山東面粉龍頭企業發達面粉集團將其整體收購,并抓住城市棚戶區改造和廠礦企業退城入園的契機,在薛城經濟開發區建起了這座新廠。

  多年來,銀牛面業經過三期擴建,累計完成投資近5億元。公司主打面粉、掛面加工,產品不僅供應國內市場,還出口到歐美國家。范艾軍介紹,“四期土地已預留出來,再過三五年,銀牛面業將形成年加工小麥100萬噸、高檔掛面20萬噸的生產能力,成為全省最大、輻射江南的面粉加工和糧食物流集散基地。”

  除了規模擴大以外,棗莊糧食企業還在提高質量上做起文章。滕州市新東谷面粉有限公司是當地一家極具“學術范兒”的企業,公司建立了東谷糧食種植加工科學研究院,與中國農業大學、河南工業大學、山東農業大學等密切合作,開展技術研究和產品研發。

  新東谷公司近年重點攻關國產優質強筋小麥課題,目前,該公司的中高檔高筋面粉產品,所用小麥原料已大部分實現國產化、本地化。

  糧食交易“一卡通”

  遠程就能給糧倉通風

  保障糧食質量,良好的糧食儲存條件必不可少。糧食要干燥密封儲存,注意防老鼠、防麻雀,還要防糧食生蟲,提起老式的糧庫,老“糧食人”總是頭疼不已。而在棗莊,充滿智慧的數字糧庫大大改變了公眾對糧庫的印象。

  在倉儲管理環節,如今棗莊的糧庫不再靠“人海戰術”。糧倉里設置了各種信息采集設備,負責倉庫的技術人員只要用手機客戶端進行操作,整個倉庫的保管員信息、糧情檢查、監管檢查一覽無余。“不用出門就可以24小時觀察智能化糧庫倉內、倉外實況,以前工作人員把糧庫所有的倉房檢查一遍需要半天時間,現在10分鐘就可以完成。”山東國新糧油儲備庫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海介紹。

  除了能隨時監測,遠程操控也不在話下。目前,這些糧庫已實現遠程自動控制軸流風機、自動倉窗和離心風機的自動開啟、關閉,實現排積熱通風、降溫通風、降水通風。“棗莊夏季天氣多變,雨水說來就來,以前守庫總是提心吊膽,現在就不怕了。”劉海說。

  在收購交易環節,變化也很明顯。進門登記,隨機領取“一卡通”,此后取樣、檢驗、稱重、裝卸、結算和支付等賣糧的各個流程都通過“一卡通”辦理。劉海說:“這意味著從賣糧食的農民進入站點大門開始,人、糧、錢的流向和狀態被盡收眼底,不僅提高了效率,而且保障了陽光透明,嚴守糧食品質。”

  這樣充滿科技含量的新型糧庫,棗莊已基本普及。棗莊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局長郭緒倫介紹,近年來,棗莊累計投入項目建設資金4.5億元,先后實施14個倉儲新建、重建、改造項目,全市國有糧食企業有效倉容大幅增長了50%。“如今,棗莊糧食倉儲已實現從保管安全向綠色健康的轉變,糧食基礎設施趨于完善,糧食綜合保障服務功能穩步提升。”

  棗莊港畔麥飄香

  鐵水聯運強物流

  有了充足的庫容和良好的儲存條件,如何讓糧倉“填飽肚子”呢?棗莊將目光投向了京杭大運河。

  棗莊是京杭大運河由江蘇進入山東的第一個城市。棗莊段運河始鑿于明萬歷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它的開鑿有效避免了黃河水患,保證了明清四百多年來的漕糧運輸,至今仍在正常使用。

  還沒到運河棗莊港,綿延停靠路旁的大型貨車就讓人感受到了震撼。“前幾天總是下雨,糧食無法入庫,貨車只能停在附近,粗略統計積壓了200多輛大車。”山東國新倉儲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雷解釋。

  這是一處占地248畝的糧食倉儲物流中心,緊鄰微山湖畔的京杭大運河棗莊港。根據棗莊市的規劃,這里正在打造魯南鐵水聯運物流園,未來鐵路專線建成后,該園區可以實現鐵路、公路、水路零距離吞吐貨物、點對點運輸。

  嶄新的糧庫整齊劃一、氣勢不俗,靜靜守望著棗莊港。陳雷介紹,得益于地理優勢,目前該公司收儲及交易不僅覆蓋魯西,而且還輻射江蘇、浙江。“由于運河水運物流成本較低,不少外地企業選擇在棗莊代儲糧食,棗莊糧食倉儲物流已經實現產業化、規模化。”

  該中心的年糧食中轉流通量預計為100萬噸,年交易量50萬噸,年糧油交易額可達10億元,利潤5000萬元以上。項目全部建成后,將成為山東內河散糧船舶運輸走廊,國家糧食物流重要節點和服務山東、輻射周邊各省的區域性糧食物流基地。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 亚洲AⅤ优女AV综合久久久 |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一 | 在线观看免费日本 | 亚洲Av不卡在线观看 | 五月婷婷色色色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