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國內 > 正文

張志君:講述國旗國徽國歌背后的故事

來源:齊魯晚報編輯:胡浩亮發布時間:2019-08-21 17:13:56

  中國教育電視臺副總編輯張志君做客齊魯大講壇。

  新中國的國旗、國徽、國歌是怎樣確定的呢?這背后又有什么鮮為人知的故事呢?8月17日(周六)上午9:30,在山東省博物館一樓報告廳,中國教育電視臺副總編輯張志君做客齊魯大講壇,為觀眾們奉上了一場精彩的演講。演講主題為“為新中國奠基”。山東政法學院傳媒學院院長蔣海升主持本場講座。

  在演講中,曾擔任過百家講壇主講人的張志君先生對上述問題進行了深刻的解讀和精彩的講述,以慶祝即將到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70周年華誕。

  1949年的7月10日,郭沫若等人起草了《征求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詞譜啟事》,登在當時的人民日報、天津日報、光明日報等各大報紙,連續登了8天。從7月10日到10月1日,共71天的時間里,共接到1000多個投稿。

  最終確定了《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到了1982年,才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正式國歌。

  新中國的國旗當時有1920件應征作品,共2029幅。張志君強調,新中國國旗的誕生非常不容易,過程非常復雜曲折。

  據了解,當時朱德、郭沫若都設計了國旗,他們的設計方案人氣都很高,但因為都存在問題,不完全符合最開始征集國旗時對中國特色、民族特色,對未來之期望的要求,因此放棄了得票高的方案。最后選擇得票較少的曾聯松設計的五星紅旗,中間那顆大星是中國共產黨,四顆小星就代表了團結在中國共產黨周圍的全國各族人民,中間沒有任何會帶來分裂觀感的符號,十分符合《征求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詞譜啟事》中的要求,“所以盡管它得票最少,但是最終被選作國旗。”張志君介紹說,曾聯松在當時只是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大學學的是經濟,后來從事會計工作,并不是美術老師。

  在講到新中國的國徽時,張志君感慨新中國的國徽來之不易。國歌、國旗都是在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之前就確定下來的,而國徽在新中國成立的時候仍沒有確定。

  1949年10月1日的開國大典上,天安門城樓上沒有國徽。直到1950年9月20日,國徽才正式誕生。

  張志君先生表示,國旗、國徽、國歌是一個國家尊嚴的象征物,因此國家的公民,除了要誓死捍衛國家的領土、領空和領海外,還應捍衛國歌、國旗、國徽等國家尊嚴的象征物不受侮辱。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无毒五月 | 亚洲中文字幕AV精选 | 午夜a级日本一区 | 免费国语一级a在线观看 | 精品五月婷婷在线 | 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