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空地上停著汽車,也有人放了花草等。
原本可以停下一輛汽車的空地,停上了自行車。
有車位卻無法停車,讓人看著干著急!近日,市中區二七新村一區的業主張先生向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反映,自己小區里原本建有一片公共區域可供業主們停車,然而剛建成沒兩天,就開始有居民放置雜物來占車位,不許別人停車,這讓業主們十分苦惱。
業主:
能停20輛車的地兒
占上了自行車雜物
“我們小區有一塊硬化了的水泥路面,能停下近20輛車,很多居民都會選擇將車停在這里,也比較方便。”張先生說,這片區域在最初施工時,他從工作人員那里得知這里以后可以停車,結果修好沒有幾天,就開始有人將車位據為己用。
“這里本來是公共區域,卻被人用自行車、輪胎、雜物等占用,其他人根本無法停車。”張先生表示,現在占車位的人停車,就會把東西挪走,而其他的業主想停車就只能另尋他處,已經有半年多的時間一直如此。
記者在二七新村一區8號樓北側看到了一處硬化的路面,上面分散地停放了十余輛汽車,車與車之間空余的部分則被擺上了盆栽、停車錐、自行車等。原本可以再停七八輛車的空間,現在卻已經飽和了。由于不知道雜物的主人是誰,因此很多車主只能掉頭尋找其他車位。
除了一區外,二七新村的二區、三區也存在同樣的情況。因為這里屬于老舊小區,自然車位也就格外緊張。“把車停在這里很方便,如果有人在這停放自行車,就有點‘大材小用’了。”居民劉先生表示,業主們在這停車已經成了“約定俗成”的事了,但是具體這里應該是做什么用的自己也不太清楚。
居委會:
公共區域的用途
還存在一些爭議
記者注意到,整個小區內的硬化區域很多,但并沒有畫標準的車位線,也沒有任何停車指示標志,那么這里到底是不是停車區?居民在此處擺放的“雜物”又是否屬于占車位呢?
“這些區域是當時老舊小區改造后空下來的,屬于公共區域,每位業主都享有使用權,并不是只能作為停車使用,也不是專門的停車場。”鐵路第一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劉女士說,現在小區業主們對這些區域的使用存在一些爭議。其中有車的業主希望這些區域能作為停車區,但一些沒有車的業主則會考慮到晚上車輛的噪音影響。
“尤其是一些低層的住戶,可能晚上車輛鳴笛或者開的大燈會直接影響他們的休息。而且對于業主們擺放的自行車、雜物等也不好界定是否屬于亂占行為。”劉女士表示,目前小區內是沒有畫任何車位的,已經畫上的屬于業主的個人行為。“根據業主們的建議今后這些空著的區域有可能會建上車棚,已經向辦事處匯報過了。”
另外,針對張先生反映的問題劉女士也表示,之前也曾在小區內張貼過請勿占用公共區域等類似的公告,之后將再次張貼提醒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