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國內 > 正文

天津成立中國抗癌協會腫瘤人工智能專業委員會

來源:新華社編輯:管玲玲發布時間:2019-08-22 17:00:32

  新華網天津8月21日電(張建新 朱蕓)中國抗癌協會腫瘤人工智能專業委員會近日在天津成立,天津市腫瘤醫院副院長徐波教授當選首屆主任委員。專委會將致力于推動人工智能在腫瘤領域的發展應用,促進?工智能醫工交叉學科專家共識的形成,為建立高水平、可復制且可持續發展的大數據中心提供合作平臺。

  大數據融合加速腫瘤精準診斷

  當前我國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仍呈上升趨勢,發病率每年保持約3.9%的增幅,死亡率每年保持2.5%的增幅,對腫瘤的早期篩查診斷和精準治療提出了更高要求。

  徐波說,人工智能在惡性腫瘤的精確診斷上具有較大應用前景,可以通過深度學習等方法完成對腫瘤影像學數據的圖像分割、目標檢測和分類等工作;對大量數字化信息的挖掘,并與腫瘤的生物學行為相關聯,將有助于臨床醫生更精準的完成腫瘤的診斷和治療。

  例如乳腺癌就是目前與人工智能相結合獲益較多的疾病。人工智能已經在乳腺癌的良惡性判定、HER2檢測、分子分型、效果評價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通過人工智能對海量的基因組學信息進行技術分析,也可以為醫生在臨床診治過程中提供更多的信息,更準確地對病癥、療效進行判斷,是乳腺癌得以做到個體化精準治療的前提和基礎,未來也將為乳腺癌患者帶來更為豐富有效的臨床方案。

  人工智能應重點解決臨床問題

  人工智能在惡性腫瘤的精確篩選和判斷上具有較大優勢,可以通過深度學習,在醫學影像的基礎上完成對影像的分類、目標檢測、圖像分割和檢索工作,可以深度挖掘大量數字化信息,早期從腫瘤的內部活性、特定的紋理參數來判斷腫瘤的生物學行為,協助醫生完成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徐波說,影像學是當前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結合最緊密的,但醫療大數據的收集不能僅限于影像學,只有融合影像組學數據、病理研究數據、臨床治療數據來研究、描述和量化,才能實現人工智能從篩查走向治療,進一步拓寬在醫學上的應用。

  人工智能在醫學上應用一定要“醫工交叉”,由臨床醫生思考診療過程中的難點并提出問題,由AI研究人員有針對性的配合臨床醫生尋找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從而真正讓人工智能的應用源于臨床、高于臨床、回歸臨床。

  未來發展離不開多中心研究

  徐波表示,人工智能擁有深度學習能力,能夠有效改善醫生因水平和狀態所導致的準確率差異,提高影像診斷的同質化水平。比如可對肺小結節影像進行自動檢測識別,不僅能提高早期肺癌診斷效率和準確率,大幅減少臨床醫生工作量,也能盡量避免因為工作壓力和疲倦感所產生的人工誤差,幫助醫生更準確快速地判斷患者是否需要進行醫療干預。

  他說,未來人工智能的發展,還需要依賴臨床大數據中心、各腫瘤領域專家,開展多中心研究和臨床試驗,來為人工智能的參數設定和有效性提供支持依據。由于不同的腫瘤之間也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人工智能的應用開發也應該先從部分高發的單病種開始,這樣更有利于數據樣本的收集分析,最終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腫瘤與人工智能的高水平數據庫。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拍精品AⅤ国产精品拍在线 中文字幕1级精品视频在线 | 婷婷中文字幕视频在线 | 亚洲制服祙在线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 中文字幕少妇激情在线看 | 亚欧洲乱码视频在线专区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