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國內 > 正文

最大限度發揮山東優勢

來源:齊魯晚報編輯:胡浩亮發布時間:2019-08-27 19:36:40

  第九批援疆團隊到喀什后,山東省援疆指揮部黨委書記、總指揮楊國強多次反復強調創新援疆模式和工作載體。在他看來,創新援疆是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的具體體現,是落實魯疆黨委政府關于對口支援工作部署要求的重要一環。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山東優勢,最大程度地貼近受援地實際,走出一條創新型的援疆之路?山東援疆指揮部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在產業援疆、組團援疆、大倉東移等方面,創新打造了一批“山東元素”品牌鮮明的援疆項目,體現“山東特色”,留下“山東印記”。

  首創就業扶貧模式

  過去萬里找工作,如今工作找上門

  說起現在的工作,喀什地區英吉沙縣城關鄉喀贊其艾日克村的古麗妮薩依姆·阿巴斯很是自豪。如今,她是喀什中興手套有限公司衛星工廠的負責人。

  39歲的古麗妮薩依姆·阿巴斯曾外出摘過棉花,也跑到萬里之外打過工,后來因為父母健康原因不得不回家務農。衛星工廠建成后,她每天在家門口就能上班掙錢,因為勤快能干,目前已升任工廠負責人,月收入3500多元。

  如今她不但幫家里蓋了新房,添置了新家具,還能就近照顧家人,并且帶領本村及周邊100多名村民變身車間工人,月平均工資近2000元,其中70多人是貧困戶。古麗妮薩依姆·阿巴斯告訴記者,現在工作穩定,生活越來越有盼頭,她要好好地干,帶領鄉親們早點脫貧。

  古麗妮薩依姆·阿巴斯的改變,來自于山東援疆在在全疆首創的“總部+衛星工廠”模式。2016年,山東援疆推動援疆企業中興手套公司在英吉沙縣首創“總部+衛星工廠”模式,目前,這一模式已在全疆推開。工廠建村頭,致富不用愁,群眾出家門、進廠門。

  從山東落戶疏勒縣,如今在疏勒縣擁有12個衛星工廠,海洋服飾有限公司同樣稱得上外來企業投資發展的樣板。公司在庫木西力克政府駐地衛星工廠設立總部,將其余11個衛星工廠進行托管,統一進行運營管理,解決了衛星工廠區位分散、面積大小不一、單獨安排生產難、招商難等難題。

  新模式真正實現群眾就業不用出家門,破解南疆地區企業招工難、群眾就業難“兩難”并存的問題。目前,中興手套、海洋服飾等60余家勞動密集型企業運營365個衛星工廠,帶動 17566人就業,其中,建檔貧困戶8231人。

  新一輪援疆以來特別是2017年山東省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進疆以來,山東通過項目引進和和促進就業“兩手抓”,聚焦產業轉型升級和就業平臺搭建,不斷壯大山東產業援疆新優勢。

  “大部分南疆少數民族群眾有就業不離鄉土的習慣。”山東省援疆指揮部黨委副書記、副總指揮安文建表示,“我們就按照這一實際,謀劃產業援疆項目,擴大就業規模。”

  2017年以來,山東援疆在首創“總部+衛星工廠”模式基礎上,重點探索以山東如意、青島即發等企業總部為依托,促成產業鏈條、生產工序進村入戶,創新形成“縣城企業總部-鄉鎮小微產業園-村衛星工廠-家庭扶貧車間”四級聯動、上下貫通的產業促就業服務體系,帶動3萬多名群眾就地就近就業,其中,直接安置建檔立卡貧困戶過萬人。即發假發、錦繡針織、泰疆服飾等落地13個鄉鎮小微產業園,推動民族刺繡項目入戶,帶動近2000名群眾在家就業。

“大組團”幫扶

  打造資源集聚全程幫扶鏈

  一直以來,喀什地區資金、項目投入不小,但“輸血”功能強、“造血”功能弱的現狀改變不大。當地專業技術人員存量薄弱、增量不足、知識結構單一的問題比較突出,專業技術人才力量不足。

  山東援疆指揮部在教育、醫療、農業科技、人文交流等方面,強化深化“大組團”幫扶,匯流成河,聚沙成塔,通過規模化、集約化方式,形成援疆合力。

  肖賢龍是為數不多的兩度援疆者之一。2018年8月,他再次來到喀什二中擔任喀什二中校長,創新推行“業務托管式”組團援疆模式。

  “組團式援疆”教師工作隊由來自山東對口幫扶四個市的23名援疆教師組成。面對新情況、新形勢,確定將“學科教學管理組團、教研提升帶動組團、前方與后方協作援疆組團”作為“教育組團援疆”的三個主攻方向,全面借鑒山東在教育教學方面的成功經驗,突出管理與教研團隊建設,充分發揮山東援疆人才的作用,致力于“輸血與造血并重、內涵與硬件提升”,重點在教學理念更新、教研水平提和學習策略提升、教師培訓培養、課堂教學改革方面下功夫,帶動喀什二中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喀什二中的案例,只是山東教育援疆的一個縮影。

  周榮兵是東營市第九批援疆醫療隊隊員,他發現當地急診流程不合理,在援疆團隊的努力下,在疏勒縣人民醫院成立急救中心,打造院前120—急診—重癥醫學急危重癥病人搶救統一管理模式,并在東營市第二人民醫院支援下設立了急診遠程會診中心,實現了24小時實時急診遠程會診。

  “現在疏勒縣急救中心,可為急診病人提供一站式快捷、高效、安全的救治新模式。”周榮兵說。目前,援疆團隊已填補疏勒縣人民醫院技術空白42項,推動醫院去年門診量同比增長25%。

  首例雙髖關節置換手術、首次治愈腸瘺病人……在喀什地區岳普湖縣人民醫院,援疆醫療隊一年里創下當地10多個“歷史第一”。

  探索實施的結核病“普查+篩查”患者發現模式和“集中服藥+免費營養早餐+指紋考勤管理”治療模式,目前已被納入自治區重大惠民措施,由政府統一買單,在全疆范圍內進行推廣。

  只有帶動當地醫療隊伍水平提升,才能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團隊帶團隊、師傅帶徒弟,正在為邊疆打造“永不走的醫療隊”。在山東省長期支醫人員全體參與下,“師帶徒”培養的近200名“徒弟”成為受援地區新的醫療骨干。

  “山東省參與本批次援疆的醫務人員共有55人在疆長期支醫、63人短期支醫和巡診。”山東援疆指揮部干部人才組副組長耿林介紹, 山東援疆在醫療衛生方面,通過“技術+理念+管理”的方式,推進組團援疆試點。

  為體現山東元素,擴大山東援疆影響力,我省還支持投放了10輛雙層觀光巴士,帶有“山東援疆”字樣的紅色巴士,每天往來穿梭于喀什城鄉之間,大大便利了群眾出行,已成為當地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大倉東移

  南疆瓜果香飄齊魯

  提起新疆,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會跟美味的吐魯番葡萄、哈密瓜等聯想起來。眾所周知,新疆是享譽全國的“瓜果之鄉”,特色林果種植面積穩定在2100萬畝,其中南疆四地州占70%以上。憑借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光熱資源,新疆大棗、核桃、巴旦木杏、蘋果、葡萄、石榴、甜瓜等特色瓜果品質極佳。但隨著種植規模的擴大,南疆“果香愁賣”問題開始顯現。

  自2018年11月以來,山東援疆工作指揮部啟動“大倉東移”工程,通過在齊魯多地建設保鮮倉儲,把南疆瓜果“前置”到內地,讓山東的消費者在家門口就能吃到正宗的南疆新鮮瓜果,大快朵頤。

  目前,“大倉東移”工程已在山東濟南、濟寧、日照建成共計3萬平方米的3座大型保鮮倉,在濟南、日照、濟寧、泰安、東營、煙臺等地開設8家“喀什好味道”品牌專營店,通過“基地+大倉+專賣店+超市”銷售體系,累計銷售紅棗、核桃、葡萄干等特色林果產品800余噸。

  “從喀什到濟南的物流,一輛車要裝滿30噸的貨,全程4000余公里的運輸費用要2萬元至3萬元。”作為援疆干部,喀什地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山東援疆工作指揮部計劃產業組副組長明文安對農產品“出疆難”深有感觸。對新疆中小企業和合作社來說,運送農產品出疆要跨過成本和產量兩道門檻,面臨的困難很大。

  通過“大倉東移”工程建設,山東與喀什之間的物流運輸得到統一,企業也享受到運費補貼;由山東企業發起成立的魯喀特色農副產品供銷聯盟,以市場化的方式整合兩地產銷各方,通過倉儲前置,推動交易平臺前置,使山東大倉由中轉倉轉化為對接新渠道的交易平臺。目前,魯喀特色農副產品供銷聯盟成員單位已從最初的64家發展至近180家。受“大倉東移”項目吸引,喀什多家企業確定將深度參與“大倉東移”項目,把全線產品供向山東。

  為了助力市場開拓,山東援疆指揮部還組織開展“魯疆絲路緣 喀什好味道”主題活動,設計喀什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并借助市場推介會、高鐵公交、電商等平臺進行品牌推廣。線上,與天貓、淘寶等電商平臺對接;線下,進駐省內大型商超。另外與日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合作實現麥蓋提灰棗上線交易。對接省內企業批量吸納,號召省內農產品加工企業、山東援疆企業和援疆干部人才購買喀什農產品,成效顯著。

  可以預見,將來會有更多的新疆特色農產品,端上山東人的餐桌。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 | 午夜福利成年电影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夜夜爱 | 在线看片免费不卡人成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嗯嗯嗯 | 曰本高清色影视频日本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