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傷害如今是全球5至14歲兒童第一大殺手,從全世界范圍看,每年有18.63萬兒童死于道路交通傷害,其中超過1/3死于乘車過程中......8月27日,在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舉行的兒童乘車安全媒體研討會上,記者了解到,在我國,道路交通傷害是1-14歲未成年人的第二大死因。
研討會上,不同領域的專家和學者從不同角度介紹了重視兒童道路安全問題,特別是兒童乘員安全和使用安全座椅的必要性。
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疾病控制協調員施南
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疾病控制協調員施南致開場辭,他表示,通過對道路安全進行報道,記者們可以告知公眾如何去避免危險行為,并采取保護措施來降低道路交通傷害發生的可能和影響。此外,媒體可以讓政府及有關部門了解道路交通損失的嚴重程度,從而支持他們出臺和采取相應的法律和政策措施。
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道路安全與傷害預防國家項目官員段蕾蕾
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道路安全與傷害預防國家項目官員段蕾蕾從技術角度為在場媒體解釋了使用兒童安全座椅的必要性,并分享了其他國家在推廣兒童安全座椅使用的的最佳實踐。
公安部道路交通研究中心宣傳教育研究室助理研究員趙文松建議媒介可以通過多樣開展宣傳活動的方式推動道路安全教育。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傷害防控與心理健康室副研究員耳玉亮介紹了上海和深圳兩座城市在開展道路安全,特別是使用兒童安全座椅相關立法和推廣方面的情況。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王荃通過一件件真實案例,從兒科急診醫生的視角向媒體記者們講述了兒童道路傷害對家庭及社會的重大影響。
在聽取各位專家的分享后,記者們現場觀看了中國新車評價規程 (C-NCAP)碰撞實驗,對安全座椅對兒童的保護作用有了最直觀的認識。
記者們共同觀摩(C-NCAP)碰撞實驗
記者們學習如何正確安裝兒童安全座椅
搜狐網記者白鴿表示,以前總說“意外無情”,今天明白了其實意外可以避免,而活動現場專家分享、實驗參觀、互動環節都讓人印象深刻。
在《中國家庭報》記者楊淑夢看來,預防和減少道路傷害應該成為衛生健康領域所關注的問題。通過宣傳和呼吁,提升民眾道路安全意識,減少傷害的發生,保護自己以及家庭成員生命安全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