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8月以來,位于上海浦東新區的周家渡街道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成了社區老年人的“網紅”打卡地。作為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智慧養老的場景應用,該中心集成“互聯網+”居家護理服務、5G遠程醫療服務和智慧養老大數據平臺,不僅有各類智慧科技助老設備,還整合了街道醫養資源,探索出了一條智慧養老聚能、賦能的路徑。
周家渡街道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
8月27日上午10點多,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來到周家渡街道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由于提前進行了預約,一進中心大門,人臉識別和智能監控探頭就將記者信息傳到了大廳中的顯示屏上。隨后一個機器人上前與記者進行“交流”,引導記者前往相應窗口,它還能表演唱歌、跳舞,時下熱門的西哩西哩舞、甩蔥舞等“張手即來”。“社區老人上門體驗,只要登記一次信息,以后每次來,顯示屏上會出現他的養老需求和預約服務,智能機器人可提示前往哪個窗口辦理。此外,中心有智能養老顧問,結合智能養老設備,可以為老人提供個性化養老方案,對接政務服務和各類智慧資源。”中心運營人員朱笑聰告訴記者。
據了解,這塊“周家渡養老綜合體信息大屏”上不光有訪客系統,在5G網絡的支撐下,還整合了周家渡街道的養老數據資源,承載著周家渡“綜合體、社區養老、居家養老”三級網絡體系。在大廳一樓的“分鐘診所”里,提供測量血壓、血脂等服務,老人體驗后,智慧自助體檢機器人可以快速分析數據,給出專業建議。在智能居家樣板間,老人躺在智能照護床上,心率、呼吸等數據即可第一時間傳遞到數據中心,專業人員分析后,會給出科學建議。智能馬桶、悠扶機器人等也吸引了不少老年人體驗。
在二樓的智能康復中心,智能設備全部依托張江人工智能島,老人們在此可以體驗健康檔案建立、慢病篩查等服務,并借助遠程醫療咨詢平臺,通過5G網絡,連線上海東方醫院、華山醫院、瑞金醫院等知名醫療結構進行遠程診療。
智能照護示范間
“太智能了,要是我們社區也能有這種的養老中心就好了。”在三樓的智能照護示范間里,社區居民呂女士正在體驗智能照護床,她的心率等健康數據在顯示屏上,對此,她贊不絕口。據了解,智能照護床還有翻身、清洗、烘干等多項功能,老人的數據可實時傳到后臺,供工作人員分析。老人子女如果不放心,可安裝APP,在線了解老人身體情況。此外,房間內還配備有雷達感應和語音控制系統,老人跌床等情況,可第一時間通知工作人員,一句“打開窗簾”“打開燈”,就可以實現語音控制。
智能照護示范間介紹
據了解,該中心還有小程序,社區居民可在線體驗助餐服務、護工到家等服務。今后,街道32個為老服務站將陸續引進智慧養老設備,并陸續與街道為老服務中心聯網,相關數據實時匯總到數據中心,為每位老人建立動態健康檔案。 在5G網絡的支撐下,街道將實現醫養資源在15分鐘服務圈內可達可觸可及。
智慧養老是上海市浦東新區打造的5G網絡下的7大人工智能應用場景之一。今年4月,上海市首批12個人工智能試點應用場景開建,包括AI+學校、醫院、社區、園區、交通、政務、金融等方向。今年7月,上海第二批人工智能應用場景需求也正式“發榜”。到2020年,上海計劃打造60個人工智能深度應用場景。在即將舉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上海將集中展示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建設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