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華清理垃圾桶里的煙頭。?
為讓道路越來越干凈,城市美容師用上“繡花功夫”
“濟南越來越干凈了!”今年以來,不少人都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馬路上的灑水車晝夜不停,卻細心地將噴水位置、高度做了小改良,以減少對行人的影響;行走在路上總能看到一抹“環衛橙”,從道路到花壇,從水瓶到煙頭,為城市的潔凈保駕護航。
他們是濟南市城管人,城市的發展離不開他們的付出,但道路保潔工作背后的“繡花”功夫,才讓這座城市更有溫度。
干這個活
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一提到濟南的道路保潔,干了15年機掃工作的劉猛可是很有話說。“現在濟南的城市管理和道路整潔度比原先好多了!”劉猛是濟南市歷下區城市管理局機械化清掃隊的一員,從2004年加入機掃隊開始,他一路從駕駛員干到了現在的車管隊長,也不斷見證著濟南道路保潔水平的一步步提高。
機掃是個不分白天黑夜的活兒,劉猛負責的是白天龍奧周邊6條道路的灑水降塵工作。早上8點來到隊里,與夜班的司機交接完,又給自己的灑水車加滿水,9點前抵達龍奧附近,一天的灑水工作也就正式開始了。“現在濟南全天都實施灑水、清掃、沖刷等降塵保潔措施,但是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對市民的出行影響,上下班的高峰期時間是不作業的。”劉猛說。
“干這個活需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灑水車的速度是15邁,盡管和旁邊行駛的車輛相比已經相當慢,但是劉猛也毫不放松,眼睛不斷地盯著前方,來回看后視鏡。“市民從車正前方看過去,有些不知道是在灑水,這就需要駕駛員的觀察,或者關閉水嘴,或者降低車速。”說著,灑水車駕駛到公交站牌處,劉猛盯著窗外等待公交車的市民,又從后視鏡里不斷觀察著灑水的情況,“尤其像這樣的公交站牌,許多市民在看手機打電話,注意不到灑水,就需要我們用心了。”
改后灑并降低30厘米
小舉動為城市增溫度
今年3月以來,全市城管系統改造和調整噴水位置,讓灑水車在灑水作業時采用后噴方式,小小的舉動讓城市有了溫度,對此,劉猛也深有感觸。“以前灑水車從前面噴,水的壓力大有慣性,人在前面走的話距離遠也可能噴到,但現在用后灑的方式,水霧也沒有那么大了,不會造成很大的麻煩。”劉猛說,“而且后灑的高度也降低了,從以前離地60厘米,到現在離地30厘米,也是充分考慮到了降低對市民的影響。”
“劉猛干活干得很好,清理道路污染,別人都用一車水,他就用三分之一車水。”機掃隊的李隊長對劉猛很是認可,15年的機掃工作,劉猛也逐漸摸索出了自己的工作方法。“灑水看著簡單,但是也靠‘悟性’。”他說,水往低處流,沖刷的原則就是從高往低,不能逆流而上,“以道路中心線為界,如果兩側都有污染,先干一側,把水嘴調整好了將污物沖到邊上,再進行集中清理。”劉猛說得頭頭是道,“重污染道路主要用水車來清洗,洗掃車主要是衛生收尾的工作。”
灑水車的大面積灑水工作難免留下衛生死角,劉猛對這幾條路上的死角也都心中有數了,在龍奧大廈門前馬路的安全島附近,他把車停下來,從車上拽下水管,打開開關進行沖刷。“像馬路中間的行人安全島,匝道口這些地方,都是灑水車作業過程中的死角,就需要駕駛員下車用水管進行沖刷。”劉猛說,“現在對于道路上的細節也更講究了,這些衛生死角在沖刷之后,也會有洗掃車進行再次清潔。”
保潔工作干了五年
她練就一雙“火眼金睛”
27日晚8點半,陳建華迎來一天工作中最繁忙的時刻。她是濟南市歷城區城管局山大環衛所保潔隊長,今晚,她負責了人來人往的印象城周邊的垃圾撿拾工作。剛見到陳建華,她正在和路上的煙頭較勁。這幾天創衛,一個撿拾垃圾的夾子、一個垃圾袋成了她的標配。
陳建華平時的工作是在負責的片區內進行衛生巡查和督導,但是創衛這段時間,城管系統的所有人都加入了道路垃圾撿拾的工作,為平時干凈衛生的城市再添一把力,陳建華也不例外。“從晚上七點多到現在,就拾了三袋垃圾了。”陳建華邊說著,邊將花叢里的煙頭夾起來放進垃圾袋,“印象城這個地方晚上人太多了,產生的垃圾就多,得勤弄著點。”
從2014年開始從事保潔工作,陳建華一干就是五年。她干活也仔細,大到墻角里的塑料袋,小到馬路邊上的煙頭,記者還沒注意到,她就已經迅速夾起來放進垃圾桶了。走在路上,看到果皮箱上面用來放置煙頭的容器滿了,陳建華就趕緊拿夾子將煙頭放進垃圾桶,夾子夠不到,就干脆直接上手撿拾。“這個裝煙頭的地方,以前一下雨就弄滿了水,很容易臟。”陳建華說,“但是提倡精細化保潔之后,下面都有了孔,下雨后水流到下面的桶里,只剩下煙頭,減輕了很多負擔。”
“幾年前剛來的時候,我啥垃圾也看不見,現在干了五年了,這些垃圾隱藏得再深,我也能看出來!”陳建華很驕傲,“干這一行啊,就需要‘火眼金睛’!”
對付小廣告
摸索出一套方法
對于保潔人員來說,除了普通的垃圾之外,一些小廣告也著實令人頭疼。對此,陳建華也摸索出了一套方法。“在電線桿上、樹上貼的紙質廣告就撕下來,還有在配電箱上寫字的,就得用自噴漆解決了。”她拿出手機找到一張照片,昨天她就碰到了一個難題,配電箱上有黑色的涂畫字跡,保潔人員在看到后趕緊用手邊僅有的紅色噴漆涂上,但是卻和配電箱的綠色風景不搭配,“我跑了好幾個五金店,終于找到了綠色的噴漆,才勉強遮上。”陳建華說,現在對城市保潔的要求高了,像這些細節更需要注意了。
在采訪的一個小時里,她的手機一直沒停過。這幾天來,早晨四點多出門,晚上十點多下班已經成了常態。“我們這些保潔人員得隨身配著充電寶,要不然一出來就是一天。”陳建華有兩個女兒,但她的手機里存著的幾千張照片里,關于女兒的照片卻寥寥無幾,幾乎全是保潔員的身影。大女兒現在放暑假,這兩天正好趕上陳建華最忙的時候,沒空陪伴,只能趕著中午吃飯的時候匆匆見一面。“這一天天的,長在路上了。”陳建華說。
“干了五年了,濟南現在越來越漂亮干凈了。”陳建華感嘆,從當初洪樓夜市的“臟亂差”,到現在印象城的井然有序,城市的環境好了,路也寬了,房子也好看了,保潔工作更好干了。“濟南真從‘土大妞’成了大強美富通的國際化大都市了!”陳建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