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師范大學教授張宗斌(資料照片)
26日,山東省正式加入自由貿易試驗區,迎來新的戰略發展機遇。山東師范大學教授張宗斌認為,山東自貿區與新舊動能轉換綜試區在濟、青、煙三市重疊,能夠形成1+1>2的局面,促進金融、高科技等產業的轉型升級。同時,得益于直接毗鄰日韓的區位優勢,加深與兩國的經貿合作,山東的經濟發展有望乘勢而上將獲得質的飛越。
自貿區+新舊動能轉換綜試區 倒逼山東改變觀念升級產業
“上個世紀有個說法,八十年代看浦東,九十年代看廣東,二十一世紀看山東。”山東師范大學研究生院院長、經濟學博士張宗斌稱,不得不承認山東前些年確實發展地慢了,錯過了好多機遇。因此,山東絕對不能再錯過這次入圍自貿區的機遇。
他認為,開放自貿區的前提是解放思想,改變觀念。“我們有煤炭、石油、有資本,有大量的人才,我們缺的就是開放的觀念,這也是我們和廣東、江蘇拉開差距的一個主要原因。”張宗斌說,和廣東、江蘇相比,山東在金融、高科技產業上的落后源于觀念落后,而自貿區的劃定會倒逼山東擴大開放。在他看來,山東省的產業升級轉型要抓住自貿區的機遇,改變過去傳統工業、重工業占比重較大的狀況。
而山東的自貿區與另外其它17個自貿區相比,有一個特殊優勢,那就是與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的三個核心區一致,都是濟、青、煙三市。張宗斌解讀稱,自貿區內對于產業轉型升級進步具有極大的影響,新舊動能轉換和自貿區結合起來就能形成1+1>2的局面。
加深與日韓區域經濟合作 山東有望乘勢而上
“縱觀全國,沒有哪一個省份是直接毗鄰兩大發達國家(日韓)的,山東的這種區位優勢是獨一無二的。”張宗斌說,加強與日韓的區域經濟合作,更好地融入一帶一路地建設,是山東自貿區的一大使命,從這一點來講,帶動山東經濟和貿易的發展,青島和煙臺片區有著明顯的地緣優勢和產業基礎。
韓國是山東第二大外資來源地,日本是山東第三大外資來源地。兩國在山東現存投資企業近6000家,營業收入2300多億人民幣、納稅總額超過近百億元。山東的產業與日本韓國有很大的互補性,并且也與日韓有著良好的合作關系和基礎。“如果能緊緊抓住此次建立自貿區的機遇,山東很有可能乘勢而上。”張宗斌說。
他還告訴記者,青島和煙臺兩地的港口優勢十分明顯,山東自貿區的一大特色就是對接中日韓區域經濟合作和“一帶一路”沿線港口。自貿區成立以后,山東的政策環境、制度環境、營商環境方面會得到很大改善,這將會加深與日韓的進一步合作,對于山東的經濟發展將會是一個質的飛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