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在空中俯視,一定會發現融融綠意散落在北京朝陽高碑店村西社區的每個角落。400余戶村民在自家露天陽臺上開辟一方菜地,種植各色蔬菜、花卉,既好看好吃,又留住了農耕鄉愁。
頂花帶刺的黃瓜、瑪瑙般多彩的小番茄、紅彤彤的小辣椒……這不是京郊菜地,而是朝陽高碑店村吳世英家的陽臺菜園。菜園不大,洋溢著蔬菜水果特有的清香,各種菜果環繞四周,足足有20多個品種。
高碑店西社區屬于典型的農居混合社區,也是新農村建設成果的試點社區,2010年,村民搬進了三層連棟住宅,每戶的三層都有個露天“小陽臺”,被村民稱為“半畝園”。
陽臺上怎么開辟了菜地?這還要從村莊歷史說起。高碑店村毗鄰通惠河,水土優良,距離城區又極近,因此這里數十年前是遠近聞名的蔬菜種植基地,其出產的蔬菜直供東單菜市場,村民也大多都是種蔬菜的好把式。如今,村民搬進了三層小樓,對于農耕生活的眷戀卻深深烙印在心里。
“三樓陽臺是露天的,空間開闊,而且農作物能接受風雪雨露的吹打,接近自然環境。所以,村里就成立了半畝園陽臺綠化協會,推廣陽臺綠化蔬菜種植。”高碑店西社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今年,村里還引入了專業機構,為居民們提供專業指導、一對一服務。
截至目前,高碑店西社區里,總共有400余戶村民的陽臺上都變作了一片郁郁蔥蔥的菜園、花園。村民在自家陽臺的“半畝園”種植綠色蔬菜和花卉,志愿者從育苗、發苗到成長、成熟的各階段全程跟蹤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