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合肥9月1日電(記者姜剛)沿江、沿淮等地打造水產養殖業優勢和集中發展區;鼓勵發展湖泊、水庫等大水面生態增養殖……記者從安徽省農業農村廳獲悉,安徽近日出臺實施意見,推動由水產養殖業大省向水產養殖業強省轉變。
根據《關于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到2022年,安徽省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取得明顯進展,省級以上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達到37個以上,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達到500個以上,健康養殖示范縣2個以上,健康養殖示范面積達到65%以上。
實施意見提出了多項主要任務,其中包括加快落實養殖水域灘涂規劃制度,優化養殖生產布局。沿江、沿淮、環巢湖及江淮丘陵地區以池塘、稻田、湖泊為基礎,打造水產養殖業優勢和集中發展區;皖西皖南山區以水庫、山泉流水為基礎,打造特色水產養殖基地。
在發揮水產養殖生態修復功能方面,安徽省提出,鼓勵發展湖泊、水庫等大水面生態增養殖,保護增殖土著魚類、科學投放濾食性魚類、調控草食性魚類密度,加大對底棲動物保護力度,實現以漁控草、以漁抑藻、以漁凈水。加強城市水系及農村坑塘溝渠整治,放養景觀品種,優化水生生態系統,美化水系環境。
安徽省還提出,鼓勵地方因地制宜支持水產養殖綠色發展項目。將池塘標準化養殖、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等生態養殖模式納入綠色產業指導目錄。加大對水產養殖產業扶貧項目的支持力度。探索金融服務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有效方式,創新綠色生態金融產品。鼓勵各類保險機構開展水產養殖保險,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將水產養殖保險納入政策性保險范圍,支持保險機構開展“基本險+商業險”等模式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