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掛牌。作為山東自貿區中承擔任務最多、面積最大的青島片區未來有哪些大動作,受到廣泛關注。日前,經市商務局梳理的片區重點政策解讀發布,其中包含了政策措施、預期效果和創新點,以及能給青島、給市民帶來哪些利好。醫療
創新藥品審批上市提速
青島片區在醫藥研發等領域獲得了不少優勢,為市民用上更便宜的醫藥產品、享受尖端醫療服務提供了更便利的途徑。
山東自貿區總體方案中提出,青島片區可以開展醫療器械注冊人制度試點,允許自貿區內醫療器械注冊人委托市內外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生產產品。這將有利于科研人才、研發機構和創新企業聚集,減輕企業初期的投入和成本,推進醫療器械創新產品研制和新產品快速上市等。而自貿區內醫療機構也被允許可按有關規定開展干細胞臨床前沿醫療技術研究。這將是糖尿病及并發癥、紅斑狼瘡、小兒腦癱、失代償期肝硬化、腦卒中、骨性關節炎、卵巢早衰等重大疾病患者的福音。據悉,青島片區將統籌干細胞資源,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引領國內干細胞研究與轉化發展的綜合性醫學研究機構,聚集干細胞高端專業人才,緊緊圍繞重大疾病防治需求,建立集干細胞基礎研究、資源存儲、制劑開發與臨床應用為一體的創新及技術轉化體系,打造干細胞行業品牌,促進干細胞臨床應用及干細胞產業健康發展。
此外,創新藥品審批上市上也將加快。青島片區將對抗癌藥、罕見病用藥等臨床急需創新藥品實施優先審評審批。實施創新通道、快捷通道、常規通道“三通道”審批,對于創新藥品的許可事項,進入“創新通道”,第一時間進入辦理流程;列入國家藥監局優先審評審批品種的許可事項,進入“快捷通道”,單獨排隊,優先辦理;還將設立重點幫扶項目庫,對創新藥物、創新醫療器械、重點建設項目、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品種和質量提升項目實施“一對一”幫扶。
生活
旅游海淘更有國際范兒
進入自貿時代,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將受到影響。
山東自貿區總體方案中允許注冊在自貿區內的符合條件的外資旅行社,從事除臺灣地區以外的出境旅游業務。這突破了外資旅行社不得經營中國內地居民出境旅游(臺灣地區除外)業務的限制,有利于本市國際旅行社經營范圍進一步擴大,對于扶持區內外資旅行社做大做強,帶動國內旅行社加快和國際接軌、增強國際競爭力將起到重要促進作用。
同時,借助自貿區的便利,青島還將設立國際中轉集拼貨物集拼倉庫,拓展海運國際中轉集拼業務試點范圍,建立專人值班制度,保障中轉集拼業務快速通關;允許非保稅貨物進出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突破了原有內貿等非保稅貨物一般情況不能進出特殊監管區域的規定;綜合保稅區允許開展跨境電商“1210網購保稅進口”或“9610直購進口”業務,讓區內企業更大范圍享受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政策,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釋放市場消費潛力,促進流通業發展,帶動創業創新和大量就業。
引才
建“人才有價”評估平臺
據了解,青島將利用青島片區內綜合保稅區的政策優勢,優化文物及文化藝術品入出境、入出區監管模式,簡化文物及文化藝術品審批手續。支持符合條件的區內企業采取關稅保證保險、企業增信擔保等多元化稅收擔保方式開展出區展示,緩解企業資金壓力,便捷文物展覽展示。通過簡化手續,推動文物及高端藝術品市場轉移,吸引境外藝術品回流,加快文化旅游強市建設,促進文化創意產業和精品旅游產業發展壯大,推動文化旅游產品、文物、文化藝術品不斷走向國際市場。
人才的流動和提升也將是各方看好的自貿紅利。例如,提出探索人才和技術資本化評價機制,實現知識產權可作價、成果轉化能估價、人才團隊有身價。青島片區將打造“人才有價”評估平臺,推動與金融機構聯動合作,打造“銀行授信、保險擔保、政府補償、基金支持、配套參與”的多維金融創新協同機制。這一規定將促進青島在人力資本產業領域創新探索、先行先試,推動人力資源向人力資本轉化,助推知識產權高效轉移轉化,有效解決人才、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更好地激發人才創新創業活力,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力資本產業高地。
理財
支持開展股債聯動試點
山東自貿區總體方案還支持青島片區適時增加汽車平行進口試點企業數量,這將有利于青島整車進口口岸擴大平行汽車進口規模,拉平與全國其他主要整車進口口岸的政策差距。此外,提出支持設立食品農產品進口指定監管作業場地,打造食品農產品、葡萄酒進出口集散地中心。據了解,食品農產品指定監管場地主要涉及糧食、水果、肉類、食用水生動物、冰鮮水產品等。支持片區設立食品農產品指定監管場地,將有利于促進進口食品、農產品業務健康發展,打造內陸對外開放新高地。
投資理財上的利好也將更多。自貿區支持本地法人銀行開展股債聯動業務試點。青島片區將通過銀行與第三方投資機構合作,為下一步投貸聯動探索業務流程和經驗。這樣一方面,商業銀行與投資機構可互相推薦優質科創企業客戶;另一方面,運用“跟貸”模式對投資機構已經開展評估和投資的科創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形成投資機構股權投資與商業銀行債權融資聯動。
海洋經濟明確四大發展路徑
青島片區位于全國唯一以海洋經濟發展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青島西海岸新區,是青島海洋經濟對外開放合作的“橋頭堡”,是海洋交通運輸、海洋生物醫藥、涉海金融、航運貿易服務等重點海洋產業發展的“聚集地”。通過各項政策疊加優勢,青島海洋經濟發展將如虎添翼。
打造現代智慧物流園區
做大做強航運和港口主業。規劃建設青島前灣港區南岸貨運鐵路,加快推動前灣港區自動化碼頭二期工程等180個重點涉海項目建設,實現“物聯網+AI+物流”智慧物流園區新模式,提升港區貨物運輸效率。整合現有物流信息服務平臺資源,打造集電子口岸、大宗商品交易、交運倉儲信息和配貨交易等平臺于一體的跨行業和區域的綜合性物流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區域性電商平臺及物流配送基地,打造電商物流聯盟;推進青島港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打造跨境電商綜合服務示范區。引導和鼓勵大型制造業企業的物流自營機構實現與母體分離,成為社會化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打造亞洲最大冷凍冷藏中轉港。建設集投資、商貿、商務、研發等功能的總部經濟區。
發展現代航運金融服務業
推進以服務跨境交易為核心的金融業態集聚,開展金融業務、產品等方面的創新。放大青島國際海洋產權交易中心功能,支持其試點開展國際范圍船舶交易,做大海洋產權交易市場,開展涉海金融業務。推動有實力的金融機構、航運企業等組建專業化的金融租賃、航運保險機構。鼓勵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以核心企業的信用為擔保,向上下游的中小物流企業提供資金融通。發展以動產質押為基礎的物流銀行業務,為客戶提供融資擔保、存貨質押、統一授信等增值服務。
發展現代高端海洋設備制造
發展前端船舶海工設計、研發服務業及關鍵、重要部件制造等海洋設備制造產業,抓住產業“微笑曲線”兩端,提高產業發展質量。加大技改、科技等政策支持,鼓勵區域鋼材加工、環保材料等企業,通過新技術引進,實現產業向海洋新材料、海洋設備制造領域拓展延伸。提升土地綜合利用效益,圍繞海洋工程裝備制造產業鏈招商,引進海工裝備設計制造或者與本地船舶海工裝備制造業緊密配套企業,如海洋工程用新材料、水下生產系統、船舶動力系統、電氣及自動化控制系統類企業入駐。
打造海洋生物醫藥產業集群
建設海洋生物醫藥資源庫和國內一流的海洋生物醫藥創新研制平臺。加快海洋藥物、生物制品等研發和先進醫療服務的引進,打造生命健康產業鏈條。引進國內外先進的醫學影像、體外診斷、心血管和骨科等醫療器械研發制造企業,開發可穿戴、便攜式等移動醫療和輔助器具中高端產品。實施“藍色藥庫”開發計劃,重點開發抗腫瘤、抗病毒、降血糖、心腦血管、神經系統等海洋創新藥物,研發高效低成本的海洋生物多糖和膠原蛋白等海洋生物材料。搭建由基因資源組成的基礎支撐平臺,打造全球最大的海洋綜合性樣本、資源和數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