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海口9月3日電(記者吳茂輝、劉博)海南將在重點產業園區率先實施部分自貿港政策,用于投資旅游業、交通運輸等各類服務業設施的各類商品進出口有望率先實現零關稅。
日前,海南省政府相關負責人出席在海口舉行的海南自貿區(港)產業園區投資合作大會時表示,重點園區作為海南自貿港建設先行先試的“排頭兵”,將率先分步驟、分階段實行部分自貿港政策。
據了解,過去一年多來,海南加快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積極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新增市場主體、外資企業和實際利用外資、進出口貿易額等指標實現大幅增長。
對于備受關注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具體進程和時間表問題,該負責人表示,“相關政策和制度雖然還需要一段時間才會正式出臺,但立足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對標世界最高水平開放形態,以適當方式實施世界各地自貿港普遍實施的包括‘零關稅、低稅率、簡稅制、更自由’在內的政策和制度,越來越成為普遍共識。”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不以轉口貿易和加工制造為重點,而以發展旅游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該負責人透露,海南率先實施零關稅的產品不應該是各種原材料和中間品,而是用于投資旅游業及交通運輸等各類服務業設施的各類商品。他表示,投資品的零關稅對于服務業各行業非常重要,目前各界有一個共識,即首先在這方面實行零關稅。
圍繞“三區一中心”戰略定位和三大主導產業,海南規劃了三大類20個重點園區,包括以海口江東新區、三亞總部經濟區、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園區,以三亞崖洲灣科技城、文昌航天城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以三亞鳳凰島、儋州海花島、陵水黎安為代表的旅游產業園區等。
這些園區是海南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港建設壓茬推進和進行壓力測試的重要載體。今年7月以來,海南出臺系列文件支持重點產業園區發展,健全園區管理體制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