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訪團隊員在成都市興隆湖畔。
金黃一片,宜賓市高縣的稻田進入了收割季。
雅安市天全縣潤兆漁業是國家冷水性魚類良種繁育、養殖示范基地。
游客參觀位于雅安市石棉縣的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
一列動車迎著晨光從成都東站駛出。
被稱為“蜀南第四海”的宜賓市珙縣巡場鎮龍茶花海。
航拍直升機飛過成都市興隆湖。
宜賓市興文石海是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德陽市正在傾力打造成為國際化大都市成都的北部新城。
到處都是線條的宜賓市高縣大窩鎮茶園。
雅安市天全縣仁義鄉紅軍村,村內紅色文化濃厚,建有“紅軍廣場”等紅色文化陣地。
8月26日至31日,為期6天的“70年 瞰四川——第三屆全國主流媒體航拍四川”大型采訪活動圓滿收官。本次活動全程采用“直升機+無人機”的航拍形式,聚焦四川70年來發展的新成就。
本次活動由四川省委網信辦指導,川報全媒體集群聯合成都市、雅安市、德陽市、宜賓市相關市縣共同舉辦,四川在線、川報觀察、四川新聞和航拍四川承辦。活動共吸引了60余家各類主流媒體參加。
6天活動期間,采訪團從成都“啟航”到雅安,隨后兵分兩路,前往宜賓、德陽等地深入采訪,采訪點位近40個。
對于本次“直升機+無人機”雙機航拍的采訪形式,來自全國各地的媒體記者紛紛點贊。多彩貴州網記者王華說,“主辦方創新性運用‘直升機+無人機’的形式航拍四川,給人感覺‘高大上’。作為全國為數不多擁有航拍直升機的媒體,川報全媒體集群這一點走在了前面。”對于“雙機”航拍的體驗,中安在線記者朱曉桐表示,作為一名飛手,他原來通常充當的是無人機“駕駛員”,這次活動是他第一次乘坐直升機航拍,有一種莫名的興奮與激動。“雖說都是俯瞰四川,但乘坐‘川報號’可以直接肉眼看到大美蜀地,相對于無人機航拍,這種視覺的沖擊更震撼。”與朱曉桐有類似經歷的,還有解放日報·上觀記者孟雨涵。“曾用無人機航拍過許多城市和建筑,但乘坐直升機俯瞰、記錄一座城市還是首次。”孟雨涵介紹說,他來過四川4次,“這次是我走得最‘深’的一次,主辦方安排十分用心,讓我感受到了四川省在鄉村振興與全方位探索鄉村旅游方面的新成就,也領略了璀璨無比的古蜀文明。”感受到震撼的,還有長江網記者徐佳。“我坐上‘川報號’,從天空俯瞰四川,非常震撼,更多地感受到了四川之美。這種美,美在自然風光,也美在現代城市化的進程。”徐佳感嘆道。
連續6天,川報全媒體集群記者全程跟拍此次大型采訪活動,從多個角度記錄下不同點位的精彩瞬間和美麗圖景,展現四川70年來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方面發生的巨大變化。
四川在線記者 田珊 圖片由姜曦 孟雨涵 川報全媒體集群記者 華小峰 喻茂 四川日報記者 何海洋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