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成都9月4日電 (朱虹)據了解,四川“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人口占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總數的48%,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健康扶貧有多難,我們就有多拼。”今日,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四川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新聞發布會上,四川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徐旭坦言,這些年,四川衛生健康部門和相關職能部門共同努力,在衛生健康脫貧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和人民群眾的需求還有一定的差距。
同時,近年來,全國健康扶貧現場會連續在川召開,四川也多次在國家健康扶貧工作會議上作經驗交流發言,那么健康扶貧的“四川經驗“到底有哪些?徐旭說,健康扶貧工作,概括起來那就是“五四三二”。
首先是“五”,就是五大行動。四川著眼精準施策,實施五大行動。 一是貧困人群醫療救助扶持行動,落實貧困患者“先診療后結算”和“一站式結算”制度。這是貧困人群的醫療救助扶助行動。 二是貧困人群公共衛生保障行動。對所有貧困人口開展免費體檢,加強傳染病防治、重大疾病防治和慢性病綜合防控,實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引導貧困地區群眾“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三是貧困地區的醫療能力提升行動。全面提升88個貧困縣縣級醫院服務能力,加快鄉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提升基層履職盡責能力。 四是貧困地區衛生人才培植行動。加強人才培養培訓,推進鄉村一體化管理,夯實基層,健全衛生人才激勵機制。 五是貧困地區的生育秩序整治行動。四川開展了鄉村干部包村包戶、專業技術人員“一對一”聯系、衛生計生領導干部聯系以及避孕節育獎勵等相關制度的實施。
其次是“四”。四川聚力深度貧困,推進了四項工程。 一是衛生機構建設填平補齊工程。從基礎設施、基本設備、遠程診療三方面,強力推進衛生機構硬件提檔升級。 二是衛生計生人才振興工程。從定向培養、在職培訓、人才招引、人才援助和人才穩定五個方面來促進衛生人才的振興。 三是優質資源的下沉精準傳幫帶工程。四川開展臨床進修、遠程教學、專項培訓、組團幫扶、設備規范使用等方面的傳幫帶行動。 四是基層履職盡責考核推動工程。強化縣衛生計生行政主管部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層醫務人員和對口支援人員的扶貧工作,促進基層轉變作風,提高履職盡責的責任和能力。
“三”則是聚焦重點人群,推進“三個一批”。 一是大病集中救治一批。結合四川的實際,將國家確定的大病擴展至42種,制發了包括食管癌、胃癌、兒童白血病、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等相關病種的推薦臨床路徑。 二是慢病簽約服務管理一批。印發《四川省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包指南》,明確了全省的簽約服務包的內容和標準,對慢病患者提供個性化、精準化的健康管理和診療服務。 三是重病兜底保障一批。貧困患者縣域內住院和慢性病門診維持治療醫療費用個人支付占比,均要求控制在10%以內。
最后一個就是“二”,即落實一地一策,綜合防治兩大疾病。一方面,深入開展艾滋病防治攻堅行動。全面加強“大小涼山”彝區艾滋病防治工作,開展以安全套推廣為核心的經性傳播干預措施,協同公安等相關部門開展專項整治;提高貧困地區感染者的發現率,狠抓治療覆蓋率和成功率;全面落實“兩早一到位”措施,提高婚前檢查、住院分娩率,降低母嬰傳播率。另一方面,深入開展藏區包蟲病防治。推廣石渠縣黨政齊抓、全員共抓,管人、管犬、管社會、管環境,包蟲病綜合防治與思想觀念轉變相結合、與凝聚民心相結合、與依法治理相結合、與經濟發展相結合、與生態保護相結合、與脫貧攻堅相結合的“兩抓四管六結合”防治模式。在全省藏區和藏區毗鄰流行縣全面開展包蟲病的綜合防治。
“截止到2018年底,四川貧困縣的縣級醫院均達到了二級甲等以上,摘帽縣的貧困人口100%建立了健康檔案,貧困人口縣域內就診率達到了93.46%,全省貧困人口基本醫療保障個人繳費部分實現財政全額代繳,貧困人口參保率穩定在100%。貧困人口縣域內住院個人支付占比控制在10%以內,深度貧困地區控制在5%以內。通過傳幫帶幫助深貧縣47個臨床重點??疲_展適應技術2050項。”徐旭說,四川“因病致貧”率42%,較2015年底的48%下降6個百分點,因病致貧得到了有效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