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8年開始,國內幾乎每一次重大自然災害和事故現場,都能看到藍天救援隊的身影。藍天救援隊的志愿者們來自各行各業,在成為正式隊員之前,他們必須完成培訓考核,參加包括急救、搜索技能、裝備使用等十幾項專業知識的系統學習。嚴進寬出,向專業而行。今年是濟南藍天救援隊隊長王志剛成為藍天救援隊隊員的第五年,他和隊友們最樸素的愿望是,市民聽了安全宣講后不再涉險。
資料圖
嚴進寬出:
固定訓練,不定時考核
“我們是最早走專業化路線的民間救援隊,所以平時對隊員的要求很高,搜救組的隊員要經過救援培訓和認證。”濟南藍天救援隊隊長王志剛說,搜救組的隊員體能和技能要求相對較高,這是參與一線救援最基本的條件。
救援可以細分為很多種,比如山地救援、水上救援、城市救援等,每一種救援不僅要有專業設備,還要救援者具備相應的專業技能。每周三和周日是濟南藍天救援隊固定的訓練時間,隊里會有經驗豐富的資深隊員擔任教官,有時也會安排隊員到相關培訓基地學習。“基本的體能訓練,還有水域救援、急救、無線電使用技術、繩索、游泳等專業訓練。”王志剛說,隊里會不定時地進行體能考核,“也是為了降低救援過程中的個人風險”。
“我們不止有搜救組,還有醫療組、保障組、秘書組等不同的分工。”王志剛說,會根據志愿者的意愿及實際情況進行分組。從一名志愿者到成為藍天救援隊的正式隊員,要經過層層考核,志愿者必須完成培訓考核,參加包括急救、徒手搬運、擔架制作、搜索技能、裝備使用等十幾項專業知識的系統學習。“體能、技能水平這是基本的要求,還有像出勤次數、參與救援次數等的考量。”他說,志愿者要先轉為預備隊員,達標后才能成為正式隊員。王志剛介紹,目前濟南藍天救援隊志愿者約200人,其中救援組正式隊員20人左右。
藍天救援隊隊員來自各行各業,有醫生、老師、商人、上班族等,“嚴進寬出,大家都是為了共同的公益目標加入救援隊,每個人也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參加,不會強制”。
樸素心愿:
“在危險面前能想起我們說的”
多年來,濟南藍天救援隊接到最多的任務是水上救援。“溺水救援最關鍵的就是最初的4分鐘,一般等我們接到求助集合到場之后,救援都是打撈尸體了。”王志剛說,除非他們剛好看到人落水,這樣救活的可能性比較大。
王志剛說,溺水事故集中發生在夏天,溺水者大多是留守兒童。“野外陌生水域水下情況很復雜,可能靠近岸邊水深一米多,突然就會有一道深溝,水深四五米,很容易發生溺水事件。”他說。
每年7-9月,濟南藍天救援隊的隊員們都會做防溺水安全宣傳,包括哪些情況容易導致溺水、如何預防溺水、溺水時如何自救、如何救助溺水者等。“主要是沿黃河的一些學校多一些,有時也會組織孩子們到黃河邊,給他們現場演示水深的情況,講一些經典救援案例。”王志剛說,“哪怕能有一個人在危險面前能想起我們說的,我們就知足了”。
●延伸閱讀
8月全國至少145名驢友被困
任性驢友該為任性買單了
近年來,驢友自發組織戶外探險活動,進入未開放景區遇險被困甚至導致傷亡的新聞時有發生。據不完全統計,僅8月份全國至少發生13起驢友被困求援事件,涉及145名驢友。
以往,涉事驢友大多會因為救援消耗大量社會資源受到多方批評,討論多集中在是否應該實行“有償救援”。去年7月,黃山風景區管委會正式頒布《黃山風景名勝區有償救援實施辦法》,對違規逃票私自進入或不聽勸阻擅自進入未開放區域遇險的游客,自己承擔救援費用。并于今年6月收到了第一筆被救驢友親屬匯來的救援費用3206元。
有網友表示,對這種任性驢友被困,動用公共資源救援必須付費,甚至追加罰款,讓他們不敢再為所欲為;也有人認為僅依賴有償救援震懾驢友“野游”行為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應加強教育、完善懲罰機制,甚至從立法層面來規范,讓任性驢友為自己的任性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