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智聯招聘發布《教育培訓產業發展及人才供需報告》。報告顯示,教育/培訓/院校行業人才缺口大,核心人才學歷水平約六成為本科,每個兒童每年帶來的近萬元消費也使得中小學課外輔導越加火爆。與之相對的是,以未成年人客群為主的職工薪酬總體低于以成人客群為主的職工薪酬,這成為廣大求職者對該行業望而卻步重要原因。
教育培訓行業極速生長
人才續航乏力
在近兩年經濟發展增速放緩、企業用工需求整體收縮的大環境下,教育/培訓/院校行業的招聘規模仍在高速增長,2019年二季度該行業招聘人數同比增速為62.02%。但需求端的高速增長并沒有吸引相應體量的人才涌入,2019年二季度教育/培訓/院校行業的求職申請人數較2017年二季度同比增長了37.83%,低于招聘需求人數的增幅(76.73%)。人才供給的增速跟不上需求增速,致使行業人才在本身供不應求的基礎上缺口持續擴大。
2019年二季度該行業招聘需求前十的職位中,核心崗位教育/培訓職位(以培訓教師、課程顧問為主)的需求人數占六成以上;其次是銷售業務,占比13.41%;前十崗位中還包括行政、財務、人力等職能崗位。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教育/培訓/院校行業的平均招聘薪酬雖然保持了較高增速,但依然低于全行業平均水平,2019年上半年,教育/培訓/院校行業的平均招聘薪酬為7926元/月,全行業平均水平為8452元/月,低收入水平降低了行業對人才的吸引力。
中小學課外輔導穩坐需求頭陣
低薪資抑制人才活力
教育/培訓/院校行業可分為不同領域,包括傳統的K12(中小學課外輔導)、語言培訓,也包括近兩年越來越火爆的STEM(面向青少年的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教育)。各細分領域中,K12體量最大,且保持較高增速。數據顯示,有六成兒童都要上課外班,每名兒童平均每年課外班的花費高達9211元。巨大的、接近“剛需”的市場潛力使得K12行業規模持續增長。2019年上半年,K12領域有招聘行為的企業數量在所有細分領域中最多,占比超四成,同時其增速也較快,較2016年上半年增長85.66%。
除K12外,語言培訓、興趣愛好培訓和早教領域規模也較大,招聘機構占比均在10%以上;職業技能培訓、興趣愛好培訓、STEM等領域在2019年上半年的招聘企業數量較2016年上半年均增長了一倍多。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選擇通過參加培訓來提升技能,有56.47%的白領參加過職業培訓,還有32.10%的白領一直想參加,由于資金或時間問題沒有實現。
行業人才緊俏或與薪資水平掛鉤。主要面向兒童和青少年的早教、K12、STEM、興趣愛好培訓等領域核心崗位薪酬水平偏低,2019年二季度平均薪酬分別為7391元/月、7575元/月、7352元/月、6875元/月,均低于教育/培訓/院校行業的平均水平。而主要面向成人的職業技能培訓、留學咨詢培訓、大學生培訓核心崗位的招聘薪酬偏高,分別為8376元/月、8799元/月、8107元/月。
行業核心人才學歷水平高
約六成為本科
由于傳授知識技能的行業特性,2019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教育/培訓/院校行業核心崗位對人才的學歷要求高于所有行業平均水平,其所有招聘人數中,學歷要求為本科的占比最高,達57.74%,遠高于全行業的這一比例(18.51%)。具體來看,教育/培訓/院校行業核心崗位在職人員中,61.29%為本科學歷,12.16%為碩士學歷,22.70%為大專學歷,在職人員學歷水平比求職者更高。
從核心崗位求職者的專業背景看,排名靠前的以英語、會計學、學前教育、藝術設計、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與培訓教師對口的專業,以及工商管理、市場營銷等與課程顧問對口的專業為主。但缺乏心理學、教育學等影響教師“軟實力”的專業,尤其是對于早教、K12(中小學課外輔導)等面向兒童及青少年的培訓領域,從業教師在心理學、教育學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積累對孩子的人格培養至關重要。可見當前行業核心崗位求職者的專業實力尚處在偏硬技能、欠缺軟實力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