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愛心月餅,田依凡趕緊拿回家讓奶奶嘗嘗。
“益”起過中秋,用愛心溫暖留守兒童。在中秋節(jié)到來之際,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聯(lián)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發(fā)起“益”起過中秋關(guān)愛留守兒童公益活動,號召更多人關(guān)注這些孩子,陪他們度過一個難忘的節(jié)日,用快樂填補他們的落寞。8日上午,愛心小分隊來到章丘黃河鎮(zhèn)王圈村的留守兒童托管中心,與這里的孩子一起度過了愉快的一天。
章丘黃河鎮(zhèn)王圈村及其周邊緊鄰黃河,村子里大多數(shù)有勞動能力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有的要幾個月才能回來一趟。在村子里上學(xué)的孩子大多是由爺爺奶奶來照顧,別說每周,有的連每個月見次父母都成了一種奢望。
8日上午,在留守兒童托管中心,志愿者與孩子們一起選擇書籍進行閱讀,有的孩子則三五個人圍在一起快樂地聊天。隨后,在志愿者的組織下,孩子們來到院子里的陰涼處,做起了孩子們盼望已久的游戲。“老鷹捉小雞”“123,木頭人”,最終,大家選擇了兩個所有人都會玩的游戲,個子最高的王俊卿被選為“母雞頭”,而王穆陽則當(dāng)“老鷹”。游戲正式開始,大家排成一排,在“母雞頭”的保護下躲避“老鷹”的抓捕,但女孩子還是比不過男孩子的體力,做“老鷹”的王穆陽實在是太能跑動,沒幾分鐘功夫,大部分“小雞”都被抓住了。但在抓最后一只“小雞”時,著實費了一些功夫,不過最后還是“老鷹”獲得了最后的勝利。整個游戲時間,留守兒童托管中心院子上空,久久回蕩的都是孩子們肆無忌憚和充滿活力的笑聲和尖叫聲,漲紅的小臉上是藏不住的快樂。
為感激志愿者,孩子們彈起了電子琴,打起了架子鼓,但大家會的節(jié)奏并不多,《小星星》樂譜只能用電子琴彈奏幾句,架子鼓也僅僅是打幾個節(jié)奏。“我就會這些,是老師教給我的,我很喜歡音樂。”王夢桓說。
除了對孩子們的陪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聯(lián)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還為孩子們送上了中秋大禮包,書包、杯子、文具盒以及月餅禮盒。“這個書包真好,能裝很多文具,我們很喜歡,謝謝這么多好心人關(guān)心我們。”孩子們高興地說。
延伸閱讀
收到愛心月餅先讓奶奶嘗嘗
齊魯晚報訊記者王倩林媛媛
今年12歲的田依凡是一名五年級學(xué)生,也是一名典型的留守兒童,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工作,就由爺爺奶奶照顧她的生活起居。在留守兒童托管中心剛見到田依凡時,她主動跟記者打招呼,介紹這里的學(xué)習(xí)以及孩子們的情況。
領(lǐng)取到愛心大禮包之后,田依凡臉上露出了微笑,她說中秋節(jié)家里還沒買月餅,她想回家把月餅讓爺爺奶奶嘗一嘗。家與托管中心僅一條路之隔,她走得比平時要快很多。
家里大門敞開著,爺爺坐在院子里燒水,奶奶戴著帽子在干活。“爺爺奶奶,老師來了,還給我們送來了月餅。”田依凡大聲喊著,她抑制不住高興的心情,拿著月餅一路跑到奶奶身邊,打開之后就遞到了奶奶嘴里,“奶奶,你快嘗嘗好吃嗎。”性格爽快的奶奶笑得合不攏嘴,“好吃,謝謝好心人,謝謝我的孫女。”
陽光下,小依凡一次次把月餅遞到奶奶嘴里,祖孫倆的笑聲也格外打動人心。
她說,她現(xiàn)在長大了,能理解爸爸媽媽要外出工作,她希望自己快快長大,能減輕父母的負擔(dān),也能有能力感恩爺爺奶奶,“等將來有能力了,我也希望能幫助別人,讓別人也能感受到愛心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