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晚,2019全國非遺曲藝周在濟南隆重啟動。隨后,131個來自全國各地的曲藝類非遺項目,492位曲藝類非遺傳承人深入到濟南的大街小巷,在濟南的43個社區、校園和景區展開巡回表演,切實地為濟南市民帶來一場精彩的曲藝盛宴。
曲藝多樣市民飽眼福
7日晚,在姚家雁翔苑一場精彩的曲藝表演即將上演。不到7點,越來越多的小區居民匯集到小區廣場內,附近小區的居民也聞訊而來,把舞臺下的座位給占了個滿滿當當。老的少的,齊齊盼著好戲開場。
當晚的演出以山東省菏澤市瑞蓮說唱藝術團帶來的墜子《三拉房》開場,講述丈夫進京趕考,與妻子告別的故事。演員們唱腔慷慨激昂、高亢雄健,洋溢著雄渾豪放的陽剛之美,開場便贏得了個滿堂彩。
“起拍一響,眼目清亮,潤潤喉嚨,宣卷開場!”上海市青浦區文化館帶來宣卷《螳螂娶親》,宣卷以一人主宣,兩個女演員伴唱。只見演員們時而擊節時而俯首,使用吳方言講述了螳螂迎娶紡織娘的故事。這二人,一個天生難看相,一個肚皮太鼓脹,相親中發生一系列啼笑皆非的狀況,最終還是互相摒棄偏見圓滿結合。曲目表現了對夫妻和美的美好向往,令臺下的觀眾不時捧腹大笑。
隨后,天津市燎原曲藝社的京東大鼓《白雪紅心》,河南省南陽曲劇藝術中心的大調曲子《李豁子離婚》,四川省曲藝研究院的四川揚琴《拷紅》接連上演,曲目與風格各不相同,為臺下觀眾送上一曲異彩紛呈的曲藝盛宴。
曲藝人贊濟南曲藝氛圍濃厚
徐先生今年62歲,是旁邊濟柴九宿舍的居民,晚上剛過六點就從家里往雁翔苑趕,就為占個好位置聽戲。“兒媳婦說今天晚上這邊有演出,我早早吃完飯就出來了。”徐大爺在場中央找了個凳子,手中拿著個蒲扇,聽到入迷的時候扇子都忘了搖,盡興的時候一拍大腿喊聲好。“最喜歡聽墜子,南方的曲目有的聽不太懂,品品調子也挺有意思,新鮮!”
國家二級演員、四川省曲藝研究院的吳瑕在四川揚琴《拷紅》中飾演紅娘的角色。四川揚琴以主要伴奏樂器為揚琴而得名,是說唱故事的傳統藝術表現形式,演員們分別持樂器坐唱,這種表演形式也被成為“坐地傳情”,吳瑕唱腔細膩婉轉,唱念之間,將《西廂記》里紅娘為促成小姐鶯鶯與張生的姻緣與夫人據理力爭的場景表現得淋漓盡致,仿佛就發生在眼前。
“這是我第一次來濟南,曲山藝海老泉城,有很多的曲藝名家都在這里表演過,所以來之前心里就已經非常期待。”本次非遺曲藝周,吳瑕與四川省曲藝研究院一共將貢獻7次演出,本次姚家村是第二場,“我們進社區表演的時候,能夠感受到濟南市民對我們表演的熱情與喜愛,作為大碼頭,濟南的曲藝氛圍非常濃厚。”
大學生有空就往劇場鉆
臺上曲藝正酣,臺下老老少少聽得入迷。記者注意到,在舞臺左手邊,一位模樣年輕的男孩正在邊聽邊用手在腿上打節拍。經過交流,原來他是山東政法學院的一名學生,對曲藝很喜歡,平日里也會在音樂軟件里聽些小調。“我還專門建了一個歌單,你看這些小調既有旋律又有豐滿的故事,其實聽起來真很有意思,不比流行音樂差。”葉凱(化名)說。
葉凱的手機上關注了幾個發布劇目信息的公眾號,看到有意思的就買票去欣賞。“百花劇院離我們學校很近,隔三差五就去一趟,其實我感覺這兩年政府好像也在有意去大力扶持曲藝發展,德云社也快來了,作為一個老濟南人,對能重現當時‘北京學藝、天津練活、濟南踢門坎’的輝煌真的很期待。”
目前,濟南市正構建多樣化的曲藝展演體系,目前有全國為數不多的國有曲藝團二級公益類單位,還建立了由城市專業劇場承辦、職業院團演出、精品劇節目參加、無票價文化惠民相結合的城市惠民演出新機制,致力于讓市民享受到更豐富多彩的曲藝表演。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階段濟南將在原有展演場所基礎上加大扶持力度,推動非遺曲藝書場建設,繼續推廣非遺曲藝書場示范效應,推出更多的駐場演出,培育更多的民間曲藝團體,讓濟南重拾曲藝碼頭招牌。
9月8日晚,當電子屏上亮起“非遺曲藝進社區”時,臺下的觀眾議論紛紛,“媽媽,什么是非遺?”“聽說今天晚上還有西藏的曲藝,這個咱可沒見過。”“山東落子在電視上看過,現場還沒聽過。”當晚,2019全國非遺曲藝周巡回表演走進解放路社區在歷東花園小區舉行,讓喜歡曲藝的觀眾一飽眼福、耳福。
山東落子《特殊招聘》是根據作品演繹者張青敏自己“包吃包住免費收徒”的經歷改編而成,張青敏是山東落子的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原來從事餐飲行業的他為了傳承發揚山東落子,將自家餐館改成山東落子的學習基地,打出“包吃包住免費教學”的招牌,但仍然很少有人報名。所以,他希望通過《特殊招聘》,讓更多人知道“山東落子”,喜歡并愿意學習這門曲藝。
“檀板輕搖細吟唱,一曲清音頌華章。王勃顯才滕王閣,今日猶聞翰墨香。”南昌清音《今日猶聞翰墨香》是根據初唐四杰之一王勃書寫《滕王閣序》的故事而創作的一部作品,作品中描繪了重陽節當日滕王閣瑰麗的景色,和王勃鋒芒畢露的才氣。其唱腔優雅,表演角色分明,極具南昌地域特色。
《格薩爾》是一部篇幅極其宏大的藏族民間說唱體英雄史詩。作品講述了傳說中的嶺國國王格薩爾的故事,他以驚人的毅力及神奇的力量征戰四方、抑強扶弱造福人群?!陡袼_爾史詩》被稱為當今世界仍被傳唱的最后一部史詩。來自西藏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的斯塔多吉身穿民族服裝,站在臺上微閉雙眼,一大串流暢的藏語從口中吐出,隨著故事進展,他邊說邊唱,并輔以動作,十分吸引人。
培養曲藝潛在愛好者
“南方的這個南昌清音和西藏的說唱格薩爾史詩雖然都聽不懂,但能通過今天這個機會現場聽一下,還是挺有意思的。”張大爺平時對曲藝很喜歡,點評也很到位:“南昌清音唱腔優美動聽,有南方的婉約輕柔。西藏的說唱格薩爾史詩沒有樂器伴奏,小伙子一氣兒唱下來,很不容易。”
住在附近的劉女士騎著電瓶車,帶著孩子來到現場,“這幾天通過報紙、電視知道了濟南舉辦曲藝周的消息,今天孩子跟我說,晚上在歷東花園有演出,正好離俺家不遠,俺就帶著孩子過來了。”劉女士介紹,孩子看到山東落子的道具,覺得很有意思,剛才老師在臺上教怎么拿,她還在下邊比劃。
“現在政策這么好,更應該把山東落子傳承發揚好。”張青敏說,平時,他一有機會就積極參加曲藝進社區、進學校等活動,“你看臺下這些小觀眾,他們今天晚上聽了山東落子,可能就會產生興趣,他們中間就有可能出現山東落子、曲藝的潛在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