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9月10日電(記者賈遠琨)9月10日,運行長達15年的洋山船舶交通管理系統經過全新的升級改造后,從小洋山海事大樓搬遷至上海自貿區臨港地區,將有效提升船舶監管、服務和應急保障能力。
隨著上海臨港地區沿岸碼頭和洋山港的持續發展,老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統已不能滿足海事監管服務的需要。此次全面升級改造,融合最新的固態雷達、高頻、AIS、氣象水文等監控系統,大大擴展了信息源,在航運數據融合與共享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實現了上海VTS的聯網,并接入了部分江蘇、浙江海事VTS雷達站數據,打破了信息瓶頸,擴大了監控區,增強了監管能力和服務范圍。
洋山船舶交通管理系統升級改造并入駐臨港后,能有效提升臨港新片區的海事服務與監管能力。隨著新的上海洋山深水港區及其附近水域通航安全管理規定的實施,洋山船舶交通管理系統可以更有效地發揮“大腦”作用,維護臨港新片區的水上交通安全。
上海海事局局長肖躍華介紹,在臨港新片區的核心地帶,啟用全新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統,是上海海事局繼船舶登記便利化、放開船舶法定檢驗之后的又一新舉措,是加強上海南港和洋山港水上安全監管、保障90%的外貿物資安全進港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