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委書記陳勇:
流程再造,是以顧客需求和滿意度為目標,對現有流程進行根本地再思考和徹底地再設計,追求全局最優,而不是個別最優。流程再造原理引用到政務服務和社會管理領域,就是打破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體制壁壘、機制障礙,實現政務服務和社會管理的科學化、制度化、最優化。
把每項流程的每個環節、每個事項作為單個產品來打磨,下足繡花功夫,“一張藍圖”統籌項目實施,“一個窗口”提供綜合服務,“一張表單”整合申報材料,“一套機制”規范審批運行,最大限度壓縮企業開辦時限、提速投資項目審批、減輕市場主體負擔、方便人民群眾辦事。
針對群眾最關心關注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梳理出群眾常辦的100件高頻事項,建立“百事通”服務清單,讓老百姓一看就明白、一來就會辦,一張清單清清白白、干干凈凈。
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引入專業化代理公司,免費代辦幫辦服務,做到“企業不懂我指導、企業不跑我來跑”,打造“德辦好”服務品牌。
把涉及建設項目審批的47個高頻事項全部納入政務服務中心,實行建設項目落地聯席會議制度,形成的會議紀要作為容缺依據,實現100%容缺受理。
聊城市委書記孫愛軍:
流程再造不是簡單的流程減少,而是打破規則進行重塑,前提必須破除思想中的條條框框。同樣的改革舉措,在京冀滬推進順理成章,在我們這里就是千難萬難,差別不在制度設計,而在人的思想認識。
針對工作中精神不振、進取心不強、“庸懶散”“慢牽牛”等問題,引導全市各級干部深入反思,“總有一個第一名,為什么不能是我?”“別人能干成的,我們為什么不能干成?”在全市旗幟鮮明地提出“爭創一流、走在前列”的目標要求,為推進改革創新掃清思想障礙。
引導各級干部換位思考,著力破除“官本位”思想、培育“店小二”精神、樹牢市場主體“法無禁止皆可為”理念,不斷增強刀刃向內、自我革命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全面推開社會投資工業項目“拿地即開工”15個工作日辦結、工程建設項目全過程審批100個工作日內完成。
踐行“換位思考、主動服務、有求必應、無需不擾”服務理念,實施“企業吹哨、部門報到”服務模式,把服務的身子彎下去,把企業的地位抬上去。
建立“吐槽找茬”機制,各級大廳、線上線下開通“找茬”專窗,歡迎群眾對部門服務吐槽、挑刺、找茬、投訴,虛心接受群眾的合理化意見建議。
濱州市委書記佘春明:
學習“京冀滬”經驗,關鍵在制度創新,核心是流程再造。我們將聚焦治痛點、破難點、疏堵點,啟動一批制度創新政策,拿出一批流程再造的舉措,用刀刃向內的勇氣,掀起一場“全領域流程革命”。
聚焦國際標準、一流水平,深化“放管服”改革,設立代辦幫辦中心,“一窗受理”“一網通辦”是標準,“并聯審批”“幫辦代辦”是底線,全面穩定市場化供應、降低行政化成本、提高便利化水平。
堅持以結果論英雄,按照“事業工程化、工程責任化、責任數字化”的原則,開展年初亮目標、年中亮進度、年終亮結果“三亮活動”,以及半年“三評”活動,看數字、看變化、看進度,樹立崇尚實干的導向。
將金融誠信作為重塑城市信用品質的重中之重,實施“3511”工程,幫助50家“白名單”企業全額快速融資,分類處置50家“黑名單”企業,幫扶50家企業推進無還本續貸業務,公布打擊一批逃廢債典型案件,建設1個產業金融綜合服務平臺,重構誠信文化生態,讓全社會知信、用信、守信,相信相信的力量。
實現“網格體系全覆蓋、社情民意全掌握、為民服務全方位、矛盾糾紛全調處”,力爭瑣事不出網格、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
菏澤市委書記張新文:
推進流程再造必須倡樹“挖井不忘吃水人”的服務理念。井水甜不甜、好不好喝,需由吃水人來評判;取水方不方便、實不實用,需由吃水人來決定。注重換位思考,堅持站在服務對象的角度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把為吃水服務、服好務作為最高目的,把“吃水人”的呼聲作為“挖井”的第一信號,深入調研,找準短板,努力破解企業和群眾辦事遇到的痛點、難點和堵點。
政府帶頭講誠信、守法治,承諾的事項一定要做到,不作不負責任的承諾,對企業“無事不擾,有求必應”,對所有企業一視同仁、熱情服務。
站在企業的角度來思考和設計制度,特別是在項目建設上形成從招引落地到建設投產、培育壯大的全生命周期的“服務閉環”。
打破部門之間、部門科室之間的體制壁壘和機制障礙,全力推進“拆廟減流程”“重構塑流程”,努力跑出政府決策效率、執行效率“加速度”。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不斷深化“一次辦好”改革,升級“實體一窗”、整合“網上一窗”、延伸“基層一窗”,梳理公布容缺辦理事項清單,涉企審批事項做到100%容缺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