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就“打造美麗宜居、百姓安居新山東”介紹相關情況。記者在現場了解到,截至2018年,全省城鎮化率增加到61.18%,城鎮人口達到6147萬。值得一提的是,人均住房面積提高到37.5平方米,漲了近8倍,商品房銷售額增加到10066億元。此外,2018年底,山東省人均城市道路面積達24.47平方米、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7.84平方米。
?600余萬戶“出棚進樓”
據山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黨組書記李力介紹,新中國成立70年來,全省城鎮化率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不足8%,增加到2018年的61.18%,設市城市、建制鎮分別由1981年的9個、110個增加到43個、1092個,城鎮人口由936萬增加到6147萬,形成了2個特大城市、8個大城市、7個中等城市、80個小城市、1092個建制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為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奠定了堅實發展平臺。
住房方面,全省累計開工建設公租房(含原廉租住房)45.23萬套、經濟適用住房72.8萬套、限價商品住房12.3萬套,累計發放城鎮住房保障家庭租賃補貼20余萬戶、改造老舊小區5148個、196萬戶;棚戶區改造規模連續4年居全國首位,600余萬戶居民“出棚進樓”。
城市宜居水平大大提高
城市宜居水平關系著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據李力介紹,2018年,低山東省人均城市道路面積達24.47平方米、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7.84平方米,分別是80年代中期的1.8倍、4.8倍。此外,城市(縣城)用水普及率、燃氣普及率、污水集中處理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99.27%、98.47%、97.25%、99.97%,較80年代中期分別增長了7%、65%、95%、98%。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地下綜合管廊從無到有,累計開工建設804.5公里,形成廊體685.5公里,規模位居全國前列;海綿城市建設累計開工1812.4平方公里、累計建成1077.8平方公里。
累計完成危房改造40多萬戶
據介紹,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省村鎮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累計完成危房改造44.9萬戶,其中扶貧部門確定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改造危房10.1萬戶。同時,我省農村廁所得到了極大改善,原來臭氣熏天、蚊蠅亂飛等現象得到有效控制,累計改廁900多萬戶。此外,首批通過國家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全覆蓋驗收,全省所有縣(市、區)全部達到省城鄉環衛一體化全覆蓋認定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