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業主委員會運行過程存在的運作不規范、部分業委會成員損公肥私等問題,近日濟南市委組織部、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民政局聯合印發了《關于規范業主委員會建設和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意見》),首次明確業委會要在街道辦(鎮政府)監督下依法履行職責。
【立規】
指導業委會規范運作
據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業委會作為自治組織在現實生活中出現了不規范運作的情況,比如對選聘、解聘物業服務企業等重大事項的決策時,有的小區業委會委員決定后未經業主大會討論、表決,就在微信群、QQ群下發通知,這種不規范的運作容易引發后續糾紛、矛盾。因此《意見》著重從指導業委會規范運作角度來“立規矩”。
《意見》在指導業委會規范運作的同時,首次對業委會的監督予以明文規定,就是以黨建引領,在街道辦監督下依法履行職責。比如,對業委會委員候選人資格、共有資金和印章的管理,都要接受街道辦的監督。“指導規則解決了業委會怎么建,這次立規矩不是限制業委會,而是規范業委會怎么運作。”上述負責人表示,業委會在《意見》指導下規范運作,有利于減少小區物業管理中出現的糾紛、矛盾。
業委會提議選聘、續聘或者解聘物業服務企業、分配使用公共收益等重大事項時,也應當在召開業主大會前報街道辦和社區黨組織,形成共識后再提交業主大會決定。
對于不具備成立業主大會條件的,或具備成立條件后首次業主大會會議未能選舉產生業委會的,也可由社區居民委員會所設的環境和物業管理委員會代行業委會職責。
《意見》規定,業委會要加強與街道辦、社區和物業服務企業的聯系溝通,主動接受街道辦和社區的指導監督和評價考核,參與多方聯動運行機制,督促物業服務企業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約定做好各項服務工作。與此同時,應建立工作檔案,記錄業主大會、業委會的會議記錄、決定;業主大會議事規則、管理規約和物業服務合同;業委會選舉及備案資料;專項維修資金籌集及使用賬目;業主及業主代表的名冊;業主的意見和建議等。
【把關】
業主委員會候選人資格報街道辦審核
在業委會候選人資格審核方面,街道辦和社區黨組織嚴格把關,存在拒繳或無故拖延繳納物業服務費、住宅專項維修資金,違法違規搭建、裝修等11種情形,不得作為業委會委員候選人。街道辦履行業委會候選人資格審查工作時,需要紀檢、法院、檢察院和公安、司法、信訪、城管等部門提供必要信息的,有關部門應給予支持。
業委會委員存在弄虛作假,隱瞞事實真相,轉移、隱匿、篡改、毀棄或者拒絕、拖延提供物業管理有關的文件、資料;違反業主大會議事規則或者未經業主大會授權與物業服務企業簽訂、修改物業服務合同;侵占、挪用業主共有資金;收受物業服務企業紅包禮金、減免收費、停車便利等利益,向物業服務企業銷售商品、承攬業務的;違規泄露業主信息等8種行為的,業委會或者街道辦可組織召開業主大會決定終止其委員資格。
【重申】
公共收益歸全體業主所有
按照有關規定,物業管理區域內利用業主共有的道路、綠地、其他場地劃設停車位或者利用業主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進行經營所得收益依法歸全體業主共有。但在實際生活中,部分物業服務企業、業委會管理該收益混亂,甚至發生挪用、侵占該收益的違規行為。
對此,《意見》強調,物業管理區域內利用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產生的廣告費、停車費、占用費等各種公共收益,均應歸全體業主所有,業委會可按照業主大會決定,設立公共收益資金共管賬戶,建立完善財務管理制度,指定專人負責賬務,在街道辦監管下管理使用。
業主大會和業委會印章由社區環境和物業管理委員會監管。對于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的使用,《意見》指出,業委會應當按照相關政策嚴格審核維修內容、施工單位、工程預算、資金額度等事項,通過維修資金使用電子表決系統征求業主意見,維修工程竣工后邀請社區和業主代表對維修項目進行驗收。
●相關新聞
這些內容不公示 物業信用要扣分
11月7日,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就推行物業服務企業服務事項“六公開”制度發文,對不按規定進行公開公示的,責令整改并視情況進行信用扣分。
在濟南市行政區域內國有土地上依法建設且實行專業化物業服務的住宅小區,物業服務企業公開公示內容包括:在物業管理區域內作出的年度服務承諾、完成時限,以及項目負責人的基本情況、聯系方式、24小時服務電話;公開物業服務標準、服務內容和收費標準、收費價格;按季度公開代收的公共收益收支明細;公開需要業主共同表決的議事決策內容;公示電梯、水、電、氣、暖等設施設備日常維修保養單位的名稱、聯系方式及公共設施設備維護保養情況;公開24小時投訴渠道和方式。此外,各物業服務企業還要在大門出入口、業主活動場所等顯著位置設置“一箱三欄”,即物業服務企業服務意見箱、政策法規宣傳欄、管理規約公開欄、物業服務公示欄。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將物業服務企業落實服務事項“六公開”制度情況納入企業信用等級評定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