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博物館講解員在給參觀人員介紹中國消防歷史文化沿革。(新華網 盧俊宇/攝)
新華網北京11月17日電(記者 盧俊宇)16日,中國消防博物館遷址升級后,重新面向社會公眾開放。
據介紹,為適應新時期應急管理和消防救援事業發展需要,向社會公眾更好普及應急逃生自救知識和技能,提升人民群眾防災減災綜合素質,同時宣傳展示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的嶄新形象和消防救援事業的奮斗發展歷程,中國消防博物館于2018年6月正式啟動遷址升級工作,經過16個月的緊張施工,完成升級復展工作。
中國消防博物館新館位于北京市豐臺區永外大紅門西馬場甲14號,展陳面積近一萬平米,由序廳、防火防災體驗廳、“文化· 傳承”展廳、“烈火·榮光”展廳、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的組建展廳、國際交流與合作展廳及臨時展廳等組成。
升級復展后,中國消防博物館的展覽內容和功能更加全面,展陳理念和技術更為先進,宣教職能和形式更加豐富,全面展示了中國消防歷史文化沿革、新中國消防事業發展成就以及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新形象,是我國消防行業唯一的國家級主題博物館。
為回應社會公眾對防火防災知識的學習需求,展館特別設置了多種災害類別、火災場景復原、火場疏散逃生、建筑消防設施、城市消防規劃、119火災報警、暴風雨體驗、地鐵疏散逃生、地震應急避險、火災體驗劇場、緊急醫療救治、模擬火災撲救等多個互動體驗展項,寓教于樂,寓教于場景,通過參觀體驗,能夠讓社會公眾全面學習防火防災減災知識和技能。
開館后,中國消防博物館將于每周三至周日(國家法定節日除外)9時至17時免費向社會公眾開放,團體觀眾可通過中國消防博物館官方網站提前預約,個人觀眾可持有效身份證件直接到館參觀。
圖為博物館講解員在給參觀的小朋友們介紹中國消防歷史文化沿革。(新華網 盧俊宇/攝)
圖為參觀人員體驗火場疏散逃生。(新華網 盧俊宇/攝)
圖為參觀人員正在火災體驗劇場觀影。(新華網 盧俊宇/攝)
圖為參觀人員體驗地鐵疏散逃生。(新華網 盧俊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