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生豬生產情況新聞通氣會現場。(閆祎晨 攝)
人民網成都11月25日電 今日下午,四川省農業農村廳舉行四川省生豬生產情況新聞通氣會。會上,四川省非洲豬瘟防控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就該省生豬生產形勢、近期工作成效及下一步工作舉措作出介紹,并答記者問。據悉,目前四川省生豬出欄保持穩定,整體呈現止跌回升勢頭,在建養豬場預計新增產能560萬頭。
據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總畜牧師趙勇介紹,前三季度四川省出欄生豬3582萬頭,存欄2930萬頭,其中能繁母豬存欄265.8萬頭。10月份能繁母豬數量、豬飼料產量較9月份分別增長1.7%、1.2%,整體呈現止跌回升勢頭。
價格方面,據四川生豬監測預警系統監測,10月底生豬各項價格指標均創下歷史最高記錄,11月初開始出現下降。截至11月中旬,四川省生豬均價36.72元/公斤,較前一周下降2.92元/公斤、降幅7.37%;豬肉零售均價56.98元/公斤,較前一周下降4.04元/公斤、降幅6.62%;仔豬均價56.89元/公斤,較前一周下降1.42元/公斤、降幅2.44%。
落實“封、堵、防、控”措施 控疫情
據趙勇介紹,目前四川省農業農村廳正全面落實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措施,力爭把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具體措施有:
落實“封、堵、防、控”措施,在44個省際間道路、檢查站和1400多個縣鄉道、臨檢站開展全天候查驗,實行24小時應急值守,切斷病毒傳播鏈條。
以縣為作戰單位,開展大排查、大清洗、大消毒,四川省共累計排查生豬13.5億頭次,檢測非洲豬瘟樣品20.59萬份。
強化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堅決做好強制免疫,做到“應免盡免,不留空檔”。派出21個工作組,深入各地督導防疫工作。
認真落實屠宰環節“兩項制度”,四川省984家屠宰企業按要求如期完成屠宰場企業官方獸醫派駐,共計派駐2839名,所有屠宰企業全部實現非洲豬瘟自檢。
聯合公安、市場監督等部門,重點打擊非法經營、私屠濫宰、屠宰病死豬、注水注藥、非法調運生豬及其制品、“洗豬”等違法行為,查處案件500余件。
出臺“豬九條” 穩生產
據了解,在近期穩定生豬生產工作成效方面,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出臺恢復生豬生產的“豬九條”,并加強工作統籌協調,保障市場供應。
該廳成立20多個調研組,深入養殖企業蹲點調研,召開新希望、德康農牧、溫氏股份等20家生豬產業龍頭企業座談會,研究恢復生豬生產的政策措施。8月下旬,四川省農業農村廳會同發改、財政等15個部門,聯合出臺了《關于印發促進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九條措施的通知》,從完善現代生豬良繁體系、優化國土空間規劃、提升生物安全水平、強化資金保障等方面,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為恢復生產提供政策扶持。
四川省及時成立非洲豬瘟防控應急指揮部,明確財政、交通、住建等17個指揮部成員單位職責,市縣建立相應工作機制。
通過壓緊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四川突出生豬生產專項考核,劃定生豬生產紅線,將4008萬頭的生豬生產基本保障任務落實到19個市(州)。
此外,還建立點對點調運辦公室,按照屬地管理原則,主動對接搞好服務,加強與重點地區和部門溝通協調,暢通種豬、仔豬“點對點”調運。截至目前,該省協調調運種豬仔豬68.73萬頭,為四川省恢復生產奠定堅實基礎。
同時,還出臺政策支持場(戶)加快牛羊兔雞鴨魚產業發展,今年已改擴建和新建牛羊禽兔標準化養殖場400個以上,建成特色水產基地100個,新增稻漁綜合種養20萬畝。
推動生豬規模養殖場建設 促產業轉型升級
為集中推動生豬規模養殖場建設,四川與新希望集團簽訂1200萬頭生豬產業化合作框架協議,引導大型養殖企業率先開展生豬復產和轉型升級目前13市34個縣(市、區)已經開工養豬場建設項目93個,涉及投資101.21億元,項目建成預計新增生豬產能560萬頭。
四川已建立規模養殖場項目進展周調度機制,對已開工的93個項目,落實廳領導包干指導責任,加快實施進度,確保已開工項目2020年釋放產能。
當前,四川正加快實施川豬產業振興工作方案,重點圍繞加快川豬產業向養殖、屠宰、冷鏈物流、加工一體化轉型升級,加大產業發展、生產能力有效提升、現代設施規模養殖、提高生物安全防控水平、生態環保綜合利用等方面支持力度。探索推廣“龍頭企業+養殖農戶”、農民養豬合作社等模式,推動散戶集中聯建,健全疫病防控機制。
據悉,四川省穩定生豬生產專家指導組即將編印《非洲豬瘟背景下新建規模豬場規范(試行)》和《養豬場(戶)非洲豬瘟防控技術要點》。相關技術要求出臺后,將會從科技創新角度指導四川省生豬產業在非洲豬瘟持久戰背景下化危為機,實現跨越式轉型升級發展,推動四川生豬產業向高新技術產業轉型。(王軍 閆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