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12月5日電(記者李云平)內蒙古河套灌區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揭碑儀式5日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舉行,來自國際灌溉排水委員會等單位代表共同見證。
內蒙古河套灌區位于巴彥淖爾市境內,于9月4日成功入選2019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這是我國黃河流域主干道上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填補了內蒙古自治區的空白。
位于黃河“幾”字彎最北端的河套灌區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引黃灌溉面積達1020萬畝,是我國最古老的超大型千萬畝灌區和重要的糧油生產基地,是我國灌區中的“巨無霸”、灌溉農業的“里程碑”、可持續灌溉的典范。
據內蒙古河套灌區管理總局工程處處長郭平介紹,內蒙古河套灌區以三盛公引水樞紐從黃河自流引水,完全實現灌排配套,由總干渠、干渠等七級供水渠道輸水至田間地頭及湖泊濕地,由總排干溝、12條干溝等七級排水溝道排水,后通過總排干末端紅圪卜揚水站揚排到烏梁素海承泄區,最后將多余水量退入黃河,是完整配套的一首制灌排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