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滿金沙”月餅以太陽神鳥金飾、蛙形金箔等6件金沙最具特色的文物形象為設計元素,首發600套就被網友秒殺
過中秋吃月餅,中秋佳節將至,月餅成了搶手貨。最近金沙遺址博物館因為打造了一款網紅月餅又火了一把。這款全新月餅禮盒“月滿金沙”以太陽神鳥金飾、蛙形金箔等6件金沙最具特色的文物形象為設計元素,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南京金箔鍛制技藝”對金沙鎮館之寶進行“復刻”。網友們驚呼,博物館出的月餅太驚艷了,該款月餅首發600套就被網友們秒殺。
記者了解到,成都各大博物館文創市場呈高速增長態勢,文創已成為鏈接博物館與年輕人的新方式。
金沙月餅預售600套被網友秒殺
這款“月滿金沙”單看包裝就氣質不凡。月餅禮盒以太陽神鳥金飾、蛙形金箔、卷云紋金喇叭形器、金人面像、銅人形器和銅龍首等6件金沙最具特色的文物形象為設計元素,不但體現了濃濃的古蜀特色,更與中秋時節的節慶氛圍相呼應。“月滿金沙”月餅禮盒不僅在造型上極具歷史底蘊,在工藝上更是推陳出新,采用日式和果子制作工藝制成的桃山皮,通體烏黑,完全顛覆人們對月餅的傳統認知。而黑色餅皮之上,則點綴著由金陵金箔錘制而成的文物造型。金陵金箔來自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南京金箔鍛制技藝”,有2500多年的生產歷史,素有“中華一絕”之稱,常被用作裝飾高端食品或建筑表面。此次金沙選用食品裝飾級金陵金箔,以極佳的還原度“復刻”金沙鎮館之寶。
除了“顏值”出眾,還另有一分巧思。博物館工作人員演示,消費者可以用小鑷子將餅皮上的文物形象金箔輕輕揭下,小心粘貼在隨月餅附贈的探秘金沙珍藏卡上,從而親手制作一份可以永久保存的“文物檔案”。昨日金沙遺址博物館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該款月餅首發600套在金沙遺址博物館官方網絡銷售平臺被網友們秒殺。對此,他們也感到欣喜和意外。由于該月餅的金箔是由手工制作,生產周期長,下一批月餅生產日期待定中。
跨界合作 成都文博文創有新意
不僅僅金沙博物館在文創衍生品開發中不斷作出新嘗試,成都的各大博物館也摩拳擦掌,在文創領域跨界合作、開拓創新,進行全新探索,創意為博物館“賦能”,成都文博走出文創新路。
在天府廣場有一家網紅肯德基餐廳,這是一家杜甫草堂主題門店。門頭上有祥云圖案,墻面和桌椅上都有不少杜甫作品元素在內,咖啡杯的杯套有乾隆皇帝手書的《春夜喜雨》。在3D投影的草堂的春夏秋冬里,你還可以一邊吃炸雞一邊讀詩……這家名為天府錦繡的主題餐廳是杜甫草堂與肯德基推出的聯名款快餐店,是成都第一家凸顯傳統詩歌文化的主題餐廳,也是四川本土唯一一家由博物館與快餐店聯手打造的主題餐廳,在我省文博界屬于首創。
杜甫草堂博物館產業部相關負責人黃萍說,草堂文化是具有完整體系、內涵極為豐富的大IP(知識產權),因此目前探索草堂文創主要通過“實體店+電商”和“品牌授權”兩種模式開展。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之前也通過舉行“諸葛文創大賽”搭建平臺,廣邀各路創客達人,展開腦力激蕩,為成都文博文創的發展貢獻力量。活動面向大學生和創客機構公開征集以三國文化為核心設計元素的文創作品。除獎金外,院校組的獲獎作者將有機會成為成都武侯祠博物館文創開發機構的簽約設計師,全面參與博物館文創的開發設計中,讓自己的創意與設計轉化為成功的文創作品。
文創產品消費成為消費新趨勢
隨著文博行業發展和全社會消費升級,博物館文創產品成為文化消費領域“新寵”,文創消費成為文博消費新常態。據最新發布的《新文創消費趨勢報告》顯示,近兩年電商平臺文創產品成交規模爆發式增長,知名電商平臺2019年的成交規模相比2017年增長了3倍。過去一年,電商平臺的博物館旗艦店累計訪問量達到16億人次,是全國博物館線下接待人次的1.5倍,其中有1億用戶是“90后”。數據表明,上網買文創已成為年輕人的消費新趨勢。
《新文創消費趨勢報告》指出,未來博物館文創市場將具有更大的經濟價值、更深的文化內涵、更好的文化體驗、更強的產業生態和更完善的產業鏈。
“博物館文創不只是賣萌,而是要更深入地挖掘文化內涵。”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殷秩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博物館文創應首先考慮場景創新,“不再是傳統地看看展覽然后出來買紀念品,而是要拉近與大眾的距離,建立情感連接,將博物館與生活方式相結合。”殷秩松說,博物館是文化富礦,做好傳統文化IP轉化,讓中國的文創產品抓住年輕人的心,并獲得海外消費者青睞,這對于提升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義。(成都日報記者 王嘉 圖片由金沙遺址博物館提供)